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419 章 養豚高手 (1 / 2)

回程的路上,岳飛趁著這次機會在天水郡各縣巡視了一圈。

由於均田制的實行,還有水利建設的完善,天水郡內的耕地比三年前翻了兩三倍。

百姓們不再為填飽肚子而發愁,就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有些頭腦靈活的將家中的餘糧做成小吃抬到縣城內售賣。

有些則準備利用農閒養些雞、鴨、豚。

說到豚,就不得不提一下,棄暗投明的姜西。

這小子是個人才,對於農耕,養殖很有一手。

原本這個時代就沒有多少養豚的。

之前,百姓的生活條件普遍不好,能吃飽飯就不錯了,更別提吃肉了。

養豚的人少可以理解,畢竟人都吃不飽,哪有東西去喂豚。

豚和雞鴨還不一樣,雞鴨買來之後隨便的放養,家禽吃蟲子,吃草籽都可以,不需要單獨準備吃食,又可以下蛋又可以吃肉。

而豚要劁完之後,肉才能好吃。沒劁過的豚叫豕,味道會有腥羶味,劁過之後,就是豚。

劁就是在豕小時候透過某種物理手段,讓其失去一些東西,從而可以長得更快,味道更好。

很多百姓下不去手,或者技術不過關,往往會造成意外傷害,很少人願意承受這種風險。

不過,姜西在養豚這方面很是在行,在他手上出去的豚,各個生龍活虎,吃好喝好。

姜西還發現這豚吃熟食會長的更快,肉的味道也會更好。

在姜西的傳授下,如今天水郡的村子裡,每兩三個村子裡頭會有一個養豚的,平日殺豚的時候,先是賣給同村或者鄰村換糧食,若還有剩下的就拿去縣城售賣,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物質生活富足,人們就有追求精神富足的精力。

所以更多的人家選擇送孩子去讀書,習武。

“幼常,你這天水郡感覺比都城都要富有了,到處都是欣欣向榮之相,簡直就是樂土一般的存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