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351 章 戰亂初起 (1 / 2)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

由孫權單方面發起的第四次合肥之戰,以吳國失敗告終。

孫權回吳之後,宣告半年之後,要再次舉全國之力,一舉拿下合肥。

吳國再次厲兵秣馬,為半年後的第五次合肥之戰做準備,

蜀漢作為吳國的盟友,為了策應吳國的行動,由天水太守馬謖帶兵,進攻南安郡。

俘獲南安守軍一千餘人後,終因南安郡有夏侯霸的重兵鎮守,選擇用俘虜交換糧草後,退兵。

魏蜀吳三國再一次迴歸表面的和平。

然而,和平不過是一層薄冰,其下暗潮洶湧。

... ...

建興十二年(234年)六月

吳國調遣三路大軍,再度對合肥發起攻勢。

而此前一直在休養生息的蜀漢,雖然與吳國的盟友關係名存實亡。

本著利益一致的原則,再次揮兵北伐。

同樣分兵三路,一路由魏延率兵五萬,進駐五丈原,向廣魏逼近。

一路由馬謖、王平率眾兩萬,攻向南安郡。

另一路由姜維與鄧艾帶兵,經武威,向安定逼近。

意在奪下廣魏、南安二郡之後,合併一路直指安定郡,已達斷隴之目的。

... ...

魏國,揚州

面對吳國全力進攻,徵東將軍滿寵欲率軍救援.。

田豫上奏反駁滿寵的援兵之策:吳國出動大軍,意在誘出魏國大軍。應該任其攻城,挫其銳氣。待其攻城不下,疲憊之時,再行出擊,定會大獲全勝。

另外田豫還上奏道:若是自己上述策略被敵軍知曉,敵軍便不會再攻城,會選擇自行退走。如果我們現在派去援兵,反而會中了他們的詭計。我們大軍的方向,應該令對方難以猜測,而不是根據對方的設想而動。

曹叡覺得田豫說的有理,便駁回了滿寵增援的請求。

合肥新城守將孫穎拒守合肥新城,然而雙方兵力相差太大。孫穎再次向滿寵去信請求支援。

滿寵上奏請求召中軍兵士,以及召回所有休沐的將士。合力抵抗孫權的進攻,將其趕出合肥。

然而,散騎常侍廣平劉邵認為滿寵不應主動出兵,應該只守不攻,避其銳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