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我不是商人> 第47章 南山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章 南山寺 (1 / 3)

《華嚴經·入法界品》有云:“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彼菩薩有“長居南海願”。故世稱南海觀音。

據史志所載,三亞南山即菩薩長居之“補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稱。

南山寺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臨選址,還親筆題寫“南山寺”三個字交給圓湛法師。這幅題字成了南山寺的鎮山墨寶。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風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

和selena一到南山寺的大門,便看到了牌匾上的“不二”兩個字,進入裡面是“一實”的牌匾。

selena口中念著兩個牌匾上的字說,這個“不二”和“一實”是什麼意思呀?

宋蒙城說,“不二”和“一實”是一個意思,是佛教超越一切差別之心的教法,也可以理解為進入的唯一途徑,和不二法門。

selena繼續問道:“差別之心是什麼意思,進入的唯一途徑,和不二法門又是什麼意思?”

宋蒙城說:“我們凡夫對待事物的看法是非好即壞,非美即醜,這個在名詞解釋上叫做二元對立,而在佛或菩薩的眼裡是沒有好壞對錯這種二元對立的分別的,是一種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的狀態,有的只是因果。有句俗語說得比較貼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那進入的唯一途徑,和不二法門呢?” selena再次問了一遍。

宋蒙城說,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所以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進行對治,但殊途同歸,這八萬四千的法門只是為了教化眾生的顯現,實際上只有一種法門,就是“一實”和“不二”。

“一實”和“不二”是究竟是什麼? selena仍然很疑惑的問道。

宋蒙城說:“你們香港的學校,教過老子的《道德經》沒?”

selena說:“高中的語文課本里有的,但只是節選。”

宋蒙城問:“開篇你總知道吧?”

selena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之始……後面記不住了。”

宋蒙城說:“道如果被人們用文字解讀出來就不是真正的道了,佛教裡面說的不可思議就是這個意思。”

“道不是指規律嗎?老師就是這麼教的。”selena說。

“老師教的沒錯,但是是站在我們眾生的立場上來解讀的,而不是站在佛或者道自己的立場上解釋。”

“好深奧啊。” selena說。

宋蒙城說,唐朝的女皇帝武則天,寫過一首偈語,基本上被所有的佛經作為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你看看連武則天說的都是“願解”兩個字,而不是“已解”,當然深奧了。

“小城哥哥,你懂的真多。”selena一臉崇拜的表情。

我說的都是知識層面的東西,但其實也是不對的,佛教裡面講的“所知障”意思就是說知識多了,反而會成為障礙,所以我只能是個凡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