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計們一個個從船上下來,既不卸貨也不裝貨,就在碼頭上尋了個位置站定,四下裡打量。
若是有眼力的就能看出,他們若有若無得組成了一個防禦軍陣。這些個身手矯捷的夥計,也都是軍中好手。
一個俊朗的少年,攙著一個衣著樸素頭戴斗笠的婦人沿著早就鋪好的踏板從船上下來。
剛剛登上棧橋,婦人就嘔的一聲一口酸水吐了出來。少年連忙的給婦人輕輕捶背。
過了好一會兒婦人才出一口氣,直起了身子,少年從腰間取出一個水囊遞給婦人,“母親還是歇會兒再走吧。”
婦人搖搖頭:“不妨事,大都督的府的馬車都在那邊等著了,到府裡再休息也不遲。”
少年點點頭,扶著婦人上了一輛普通的馬車,被一群夥計簇擁著進了洪都城。
沿著偏僻的街道七扭八拐的到了大都督府後門,早有兩個人等候在那裡,一個正是駐守洪都的大都督朱文正,另外一個則是江西參政知事鄧愈。
見少年扶著婦人下車,立刻上來拜見,婦人卻道:“這裡不方便,屋裡說話。”
朱文正便引著婦人進了府,到了一處精緻的廳堂,掩上房門便上前拜見,“侄兒文正見過嬸孃。”鄧愈也在一旁躬身行禮。
等朱文正起身,那俊朗少年笑嘻嘻的道:“驢兒哥(注1)……”
見朱文正瞪了他,俊朗少年連忙把話嚥下,吐了吐舌頭,正色道:“末將見過大都督,鄧元帥。”
鄧愈在初投朱元璋時就任管軍總管,後任廣興翼元帥,雖然現在是領的文職,但是手底下也有一票人馬,如此稱呼一點也不唐突。(注2)
朱文正伸出手指在少年的額頭上彈了一下,“越來越沒規矩。”
鄧愈拍拍少年的肩頭,“文英越來越威武了,有點猛將的意思了。”
婦人自然是乘快船從應天匆匆趕來的馬大腳,英俊少年則是朱元璋的義子朱文英,當然以後他還有一個更牛掰的名字沐英。
馬大腳問道:“文正,信上所言可都屬實?”
朱文正回道:“不敢欺瞞嬸孃,信上所言句句屬實,侄兒在他身上發現了那個玉墜,覺得與嬸孃身上的玉佩極其相似,便讓人匆匆的送往應天,實在沒想到惹得嬸孃親至,受奔波之苦。”
馬大腳搖搖頭,“不妨事,你心中記掛著嬸孃的瑣事,感激你還來不及。”
一旁的朱文英插嘴道:“母親,這都是孩兒的功勞,要不是孩兒從前在文正哥面前常常提起,他肯定不記得。”
馬大腳在他腦袋上點了一下,“就會耍貧嘴,文正那人現在在哪兒。”
朱文正回道:“就在大都督府旁邊的一個精緻小院子裡,此人詭異危險,所以不敢放在大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