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面王權還寫到,《鬼吹燈》正篇續篇共六部,如果第六部不分上下部的話~
上映頻率是兩年一部,前傳和外傳穿插其中,《怒晴湘西》在第三部之後,《黃皮子墳》在第六部之前,八部電影一共需要耗時12年,累計投入預計50億!
看到這麼大一筆數字,孫局無法淡定下去了,他讓其他人繼續看劇本,他選擇直接跟王權對話。
“王導,我想問一下,50億這個數字是怎麼得來的,平均六億多一部電影,是不是有些浮誇?”孫局推了推老花鏡問。
王權笑著解釋,“這個數字可能還保守了呢,就現在,我在《鬼吹燈》這個系列裡投入的錢已經超過了一個億,如果孫局你們不給我透過,我這錢可就打水漂了。”
“什麼!”
“一個億!”
“前期準備嗎?”
現場看劇本的人都暫時抬起頭,很震驚,現在一個億在國內都能拍一部大片了。
韓三坪問,“你不會是買版權花了這麼多吧。”
“哦,那倒沒有,國內版權費沒那麼高,儘管我是買斷了鬼吹燈的所有改編版權,”王權告訴幾位領導,“雖然我並不認為《鬼吹燈》系列在國際上能有我前幾部電影那麼大的反響,畢竟文化隔閡還是很大的,但我依然認為有必要提前做好全球營銷的準備。”
接下來王權告訴他們自己做了哪些準備,“早在兩年前我就邀請米國研究華夏傳統文化的漢學專家以及翻譯家,開始對《鬼吹燈》進行系統的英文翻譯,為此我付出了遠比一般渠道貴得多的天價翻譯費用,而且出版之後版稅收入也是人家拿大頭,現在第一部已經翻譯完成,我個人很滿意,而且很快就會在全世界的英文國家上架。”
這是第一點,“此外我還專門收購了一家米國漫畫公司,從去年開始專門進行《鬼吹燈》漫畫的繪製,弱化盜墓等特有文化,走冒險打怪風,到時候會和英文版書籍同步發行,走的是北美第三大漫畫運營商黑馬漫畫的鋪貨渠道,而且漫畫不止英文版本,中日韓等版本也在同步開發中。”
“同時我們在國內也會製作一款中式畫風,原汁原味的漫畫版,這個可能要等到明年上映前才能推出。”
“還有,為了防止《鬼吹燈》系列發行期間被其他粗製濫造的同類電影破壞口碑,或者造成審美疲勞,我們公司還提前買下包括《盜墓筆記》在內的幾部同質化熱門版權,不拍,只為了讓別人也拍不成。”
而做的這些都沒指著賺錢,只為擴大作品影響力,後續還要繼續投入,哦不對,另外幾部的版權事後可以轉手賣出去,估計靠著鬼吹燈的熱度還能升值不少呢。
聽到王權為全球市場做的這些準備,韓三坪大喜,還說你不看好海外市場,不看好伱能投入這麼多!
王權確實不看好,《鬼吹燈》的英文版樣書出來後,在幾所大學做過調查試讀,感興趣的不足三成,最終讀進去並表示喜歡的不足一成,最大的原因就是華夏和盜墓題材,很多都是譯者原創的詞,所以門檻是存在的。
而王權要做的就是抓住這不足一成,能做成這部分受眾的生意就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王權告訴他們,“我們最少會拍三部,然後視前三部在國內國際上的票房表現拍攝後續部分,如果國際表現尚可,那麼從第四部開始,會加入好萊塢演員,進行國際化嘗試。”
聽到這,幾位領導全都會心一笑,如果華語電影能走出去,那這政績可都能算在各位頭上了!這時候剛剛糾結“鬼”和“詭”的那位官員也不糾結了,鬼吹燈就挺好的。
就是可惜要等到第四部才能開始國際化,那都八年後了,也不知道到時候還在不在影視系統上。
聽完王權這番話,孫局感慨年輕人的魄力,“要是這麼說的話,50億可能還不夠呢。”
“可不說咋滴。”
孫局又問,“那這第一部打算投入多少,不算前期那些翻譯,就純粹在演員和製作上的費用。”
王權,“第一部預計4~5億吧,後面會慢慢漲,因為要考慮通貨膨脹,而且主要演員三人組要持續拍六部,十幾年在一個角色裡打轉,這對演員的藝術生命是很摧殘的,作為補償,後面片酬會越來越高,最後一部他們可能會拿到華語片的頂級片酬。”
孫局笑著打趣,“你的導演費用也會越來越高吧。”
韓三坪也笑,“王導片酬固定,都是拿分紅的,票房越高收入越高。”
王權搖搖頭,“不,我只拍第一部,第二部我不做導演,說不定成本還能降低一些。”
“啊,只拍一部啊?”韓三坪聽到後大失所望,他還以為王權會像《暮光之城》那樣連拍五部呢,頂不濟也可以掛個聯合執導的名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