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隋王朝這邊。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剛過去不久,國力損耗嚴重。
加上這次高句麗又聯合了突厥南下,再度給與了大隋致命一擊。
最終雖然擊退了突厥和高句麗,但大隋也是傷亡慘重,國力進一步衰退。
這幾年,大隋境內十分混亂,四處起義,十八路反王四處作亂,四大門閥趁勢而為,把持朝政。
江湖上亦是爭鬥不休。
魔門重出江湖,插手朝廷爭端,扶持各路反王起義,攪得各處不得安寧。
楊廣對朝廷的掌控力,已經沒有之前那麼高了。
這個成立不久的大隋王朝,也隱約有了分崩離析之勢。
因此,在聽說了大元覆滅一事,楊廣在震驚過後,雖然也擔心大明會發動西征,對中土各大王朝出手。
不過在與大明之間,始終還隔著一個大宋,楊廣倒也沒有太過擔心。
在一番思慮後,楊廣決定還是先觀察觀察,看看情況。
因此僅僅只是往大明和大宋那邊多派了一點探子打探訊息後,便集中精力去解決國內的動亂了。
……
最後便是大漢王朝。
相較於動盪不安的大隋王朝,大漢王朝的時局更加嚴峻。
自董卓進京,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挾天子以令諸侯,攪得天下大亂。
後來經過一番廝殺爭鬥,董卓被其義子呂布所刺,一代梟雄就此身隕。
最終,天子落到了原來的典軍校尉曹操手裡。
曹操被天子立為丞相,成為了第二個董卓,名為大漢臣子,實則代行天子之事,被稱為曹賊。
不過曹操手底下兵多將廣,還有諸多武林異士相助,實力為大漢各大勢力中最強一支。
除了曹操之外,另有兩人收攏了各地諸侯勢力,共同抵抗曹操。
一人為孫權,為江東貴族。
其父孫堅死後,孫權便自立為王,佔據江東,手底下有諸多能人異士輔佐,實力不容小覷,因不願歸附曹操,便自成一方霸主。
另一人名為劉備,雖實力不比另外兩方,不過其乃漢室宗親,且為人忠厚,賢德之名遠揚,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追隨。
麾下關羽、張飛兩位大宗師,勇冠三軍,天下聞名。
實力同樣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