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2章 第二個魏忠賢 (1 / 3)

乾清宮,朱由校正在批閱奏摺,處理政務。

臨近冬季,朝廷要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

單是防備凍災雪災就是一個大問題。

這個世界雖然武道昌盛,但也並非人人都是武者,其中還是以普通人居多的。

而且,大明雖位列神州六大王朝,但國力其實並不算強盛,百姓生活只能說過得去,還遠稱不上‘富足’二字。

若是平日裡再遇上些什麼天災,那更是讓得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朝廷每年單單是用於賑災的錢,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國庫早就已經入不敷出、不堪重負了。

不過還好,上次西廠從大白上國帶回來的寶藏,堪比大明兩年的稅收,已經極大地緩解了這個壓力。

至少暫時這幾年,朝廷都不用再為賑災一事發愁了。

這也讓朱由校對雨化田十分滿意。

加上這幾次,雨化田辦事也很得力,如今朝廷聲威大漲,江湖上那些武林人士老實了很多,這個月由江湖人引起的案子也呈斷崖式下滑。

眼看朝廷的威望越來越高,大明局勢越來越穩定,朱由校自然也十分開心。

可是前幾日朱無視王叔進宮找他談了一次,讓他小心雨化田會成為下一個魏忠賢。

這不由讓他心生警醒。

是啊!

雨化田此刻辦事雖然得力,但權勢也越來越大了。

他也曾聽說,這段時間朝中百官對西廠的人畏之如虎,根本不敢有絲毫冒犯,甚至連私底下討論都不敢。

足以可見西廠的聲威已經強到了何種程度!

他身為大明皇帝,雨化田算是他的家臣,也是他手裡的一把刀,因為雨化田的權勢都是他給的。

這把刀雖然好用,但他也不想被這把刀所傷。

當年的魏忠賢,就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

當年魏忠賢掌管東廠,權傾朝野,朝中幾乎都被他變成了東廠的人,掌控文武百官生殺大權,甚至連皇權都不被他放在眼裡,自稱九千歲,獨斷朝綱。

那個時期,皇權幾乎成為了一個擺設。

朱由校不想讓這段歷史在他身上重演。

可是如果真的聽王叔的建議裁撤西廠,或者無故打壓雨化田,這也不合適。

畢竟這些日子,雨化田所有的表現他都是看在眼裡的,不僅無過,反而有功,而且功勞很大。

朱無視和朝中百官聯名上奏,參雨化田所謂的二十四大罪,完全就是子虛烏有之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