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徐陵講述,漢軍有重要人物與江東私通,孫權已獲知劉備大營所在,這令劉備遲疑不定。
而徐陵的身份,勉強是可信的。
孫權襲取江陵,荊南望風而降時,徐陵被委任為零陵郡的縣令,還沒坐穩就被習珍驅趕逃回江東。
當時孫權駐屯樊口舔舐傷口,徐陵逃回去後補為軍吏,正是他放水,才讓虞翻帶著妻兒成功從邾縣出逃。
徐陵聲音虛弱,不時打擺子:“我慕虞君高義,在鄉里時多受虞君教誨,此恩如同再造,不敢有忘。今孫權已令潘璋、丁奉勘測道路,欲繞北道襲陛下大營,陛下不可不察。張遼提兵三萬,隨時都可揮兵南下強襲陛下大營,還望陛下多加防護。”
“朕明白,朕這就傳令各軍警惕。”
劉備說著解下披風欲蓋到徐陵肩上,徐陵身子向後,咳嗽說:“陛下,某已有傷寒之症,陛下不宜親近。”
劉備就將披風蓋在一旁徐陵七八歲兒子身上,說:“卿且安心休養。”
徐陵泣淚跪拜,與妻子、兒子離開,被帶到別營安置。
空曠大帳裡劉備頗感寂寞,多少體會到了孫權麥城敗兵而歸時的憤懣。
明明勝利在望,怎會有那麼愚蠢的人,主動去告密?圖什麼?
孫權想不明白,也恨死了那個食古不化,不識天數不知變化的愚昧臥底。
劉備也有些想不明白,世上怎會有這樣愚蠢、短視的人,蠢的讓人無話可說,連生氣的心思都沒有。
他站在地圖面前細細審視,抬手在黃忠所部北方五十里外畫了一個弧線,這是江北漢軍的偵查範圍,已接近山陵地帶。再遠的距離沒必要偵查,設立烽火臺警戒就好,山陵地帶不宜投入過多偵查力量,成本高而受益低。
如果潘璋、丁奉這兩支驍銳部隊迂迴突擊,張遼也從武陽關直撲而來,那自己確實危險。
潘璋、丁奉繞路大概有六日路程,而張遼最快三天,甚至晝夜行軍兩日可到。
難道孫權會和張遼聯手襲擊自己大營?
還是說會如之前預料那樣,張遼會去打黃忠?
張遼手裡的魏軍東線軍團,幾乎是這七八年裡魏軍的常勝軍,士氣旺盛,戰意熾烈。
這樣的軍隊來跟自己碰撞,是張遼糊塗,還是說曹丕糊塗?
張遼能打硬仗,可這一戰裡,張遼應該只會打順風仗,不會主動打攻堅戰,更不會帶著魏軍僅存的精銳常勝軍來給孫權賣命。
特別是吳軍主力還未受損的時候,張遼犯不著這麼主動。
只有吳軍主力受損,吳軍全線動搖即將崩解的時候,那個時候漢軍肯定也是疲憊狀態。只有這種情況下,張遼才會帶著東線常勝軍不顧一切來打自己,以期拯救孫權。
所以,張遼目前不會動。
可若是動呢?
自己真正的駐地已經暴露,就在張遼三日急行軍打擊範圍內,張遼若是賭一把,豈不會變成第二個逍遙津?
劉備盯著地圖片刻,拿起代表田信的兵棋,兵棋上只有徵北二字。
到底是放到前線突陣,還是留在身邊防備張遼、潘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