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賬哪裡能怎麼算,沒有拿去賣的薯片就不是商品,不是商品就沒有價值,自然不能說吃下了多少錢,多少錢。
林深處把她這個想法說了出來,楊家的人只當她是在安慰她們,不知道林深處已經自己領悟出了經濟學裡對於商品價值的重要定義。
“既然薯片這麼好賣,我們把所有的土豆全部炸成薯片好了!”
林深處連忙阻止她外婆的想法:
“不,我們還是隻炸昨天那麼多就好?”
她大舅母不解地問:
“為什麼呀?薯片那麼好賣,為什麼我們不全部炸出來賣錢?”
“你是不是怕累到我們了,故意……”
林深處連忙打斷了她大舅母的話:
“物以稀為貴,太多了就買不起好價錢了,就炸這麼多就足夠了!”
楊老太婆覺得林深處的話也不無道理,就好比她們種穀子,風調雨順豐收了,結果米的價格卻比往年要低。
炸好薯片,林深處照例給表兄弟姐妹留了一些當零食,結果他們卻再也捨不得,都堅持讓她拿去賣錢,見他們態度堅決,她也沒有時間跟他們爭執,真的將薯片拿到了鎮上去賣。
林深處還是打算去昨天的老地方賣薯片,結果還沒有走到燈會大門口,半路上就遇到了許多昨天買過薯片的人,找她再次買薯片。
走一路賣一路,等她到燈會大門口的時候,薯片已經賣出了大半。
跟昨天一樣叫賣了一會兒,剩下的薯片也很快賣光了。
她收起裝薯片的塑膠袋子,還有一布袋零錢回了林家。
林家人依舊沒有回來,她照舊將所有的零錢倒在地上,開始盤賬。
今天賣了150塊錢,出去成本45塊錢,她盡賺了115元,這多賺出來50塊錢,就是楊家的人嘴上生下來的薯片。
林深處決定第二天去銀行把這些零錢換成10塊、20塊、或者50塊錢的整錢,方便她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