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
“國事多艱,你們就知道吵吵吵。
如果吵架能解決問題,北虜早就被你們殺乾淨了!”
永寧帝當即怒斥道。
嘴上罵的兇,內心深處他卻沒有當成一回事。
朝堂上文武對立,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倘若下面人,真要是和和氣氣,他反而睡不著覺。
選擇在此時打斷,主要還是被揭了短。
在先帝朝時期,遼鎮還是聽話的乖孩子,規模遠不及現在。
自從換了遼東督師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為了穩定遼東局勢,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遼東鎮身上,遼東鎮迅速發展壯大。
駐守遼東的其他軍隊,因為黨爭的緣故,紛紛遭到排斥暗算。
一不留神的功夫,遼東前線就一家獨大。
以往的時候,為了朝廷的面子,大家都刻意捂著蓋子。
永寧帝只知道遼東鎮桀驁不馴,卻沒有想到這支軍隊,連勤王救駕都敢敷衍了事。
現在兵部和都督府發生爭執,一下子把問題暴露在了檯面上,搞的他這皇帝非常沒面子。
偏偏遼東鎮,現在朝廷又碰不得。
甭管這支軍隊多麼跋扈,依舊是大虞朝最精銳的軍團。
這支軍隊只要存在,就能夠讓北虜忌憚。
為了江山社稷,哪怕心裡再怎麼不爽,永寧帝也只能花錢養著這支軍隊。
兩廣軍鎮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遼東鎮的一家獨大。
不過這也僅僅只是遏制,雙方的規模,依舊不是一個檔次。
李牧在改編重組前,就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特意把輔助兵種放在編制外。
四萬多人的軍隊編制,一下子縮小到了兩萬五千多人。
對比七萬多人編制的遼東鎮,僅僅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
一系列的操作下來,讓朝廷原本投向廣西的目光,一下子轉移到了遼東鎮身上。
包括文官集團內部,對自己扶持起來的遼東鎮,同樣沒有好感。
在很多文官看來,遼東鎮就是他們養了一條不聽指揮的狗,需要好好調教。
可惜訓犬師,難得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