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視了一下眼神,李牧瞬間知道戰報該怎麼寫。
擊潰一萬敵軍,宣傳價值太低了,怎麼也要擊潰三四萬敵軍,才能夠造成震撼。
鬼方騎兵在最後關頭,可是出現在了戰場邊緣,把他們加上合情合理。
畢竟,敵人是騎兵,打不贏隨時可以跑。
柿子大家都喜歡挑軟的捏。
北虜精銳大敗,知道勤王大軍不好惹,趕來的鬼方軍隊,多半會調轉進攻方向。
敵人既然退了,那就是他們的戰績。
有幾千真虜首級在,誰都沒法否定這份軍功。
相比大敗一萬敵軍殲滅九千餘人,明顯是擊潰敵軍四萬,斬首九千更有說服力。
步兵打騎兵,戰損略微高一點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考慮到戰功問題,李牧也沒有虛報的太厲害。
陣亡人數同戰績相當,再添上一萬傷員,主要目的就是凸顯勤王大軍慘勝。
無需擔心穿幫,在京中那幫官老爺眼中,遇上北虜這樣的強敵,損失慘重是正常的。
倘若陣亡人數才數百,人家反倒是要懷疑戰報的真實性。
符合大家的認知,兵部核查戰功的時候,就會把重點放在北虜首級上。
山東地方衙門,就是一群糊塗蛋。
敵人兵臨城下,才知道人家打過來了。交戰雙方有多少參戰兵馬,他們都不一定能搞清楚。
大不了近期派人多采購一些藥材,給外界釋放一個訊號,讓大家都知道勤王大軍中有很多傷員。
軍營重地,外人無法進入。只要不是第一時間進入營地,後續就能找藉口應付過去。
戰敗這種丟臉的事,北虜將領為了減輕罪責,肯定不能說自己一敗塗地,修飾戰績是必須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皇帝還可以從廠衛那邊,得到一份北虜宣傳的戰績,從側面佐證戰報的真實性。
戰績和戰報都有了,繳獲那就簡單啦。敵人留下的武器,都是現成的,同虞軍的裝備沒有多少區別。
把破碎的武器,全部計入繳獲。兵部過來核查,就是一堆破銅爛鐵。
收穫的戰馬,肯定不能如實上報。哪怕朝廷不會收走,也會影響後續的資源分配。
這種戰略資源,永遠都不嫌多。讓朝堂認為軍中缺乏,後面才好繼續索要資源。
……
濟南城。
“昨夜勤王大軍,大破四萬北虜騎兵。
這怎麼可能?”
賈蕭塵難以置信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