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臣彈劾,江南總督……”
“臣彈劾……”
……
大清早剛上朝,永寧帝的耳邊就響起了連綿不絕的彈劾聲,其中大部分火力都是衝著江南總督去的。
原因非常簡單,裴雲軒磨磨蹭蹭的抵達揚州之後,就窩在那裡不動了。
並沒有和大家預想中那樣,立即組織大軍去救援南京。
朝廷派出的幾支援軍,全部都停留在了江北,沒有渡江南下參戰。
武將按兵不動可以理解,總督大人既然到任了,肯定要聽命行事。
沒有上面的軍令,大家是不會主動找事的。不然就算打贏了,錢糧也沒著落。
“夠了!”
“裴愛卿才剛剛到任,對江南的局勢不熟悉,需要時間瞭解一下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家要多點兒耐心,不要一驚一乍的,免得影響到了前線統帥做出決策。”
永寧帝出言開脫道。
對御史言官,現在他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如果不是為了維繫虛心納諫的人設,他早就學習先帝,把這些礙眼的傢伙給收拾了。
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彷彿滿朝文武中,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就沒有合格的官員。
據護送的錦衣衛傳回的訊息,裴雲軒一路上可是非常體恤下屬的。到了揚州之後,也在積極協調各方關係。
軍事上差了點兒,這不是人才剛到任,總得給人家籌備大戰的的時間。
剛才出來開炮的,多是出身長江以南各府的官員。此刻家鄉正在遭到戰火蹂躪,心急是正常的。
不過急著用彈劾手段,給前線的總督施加壓力,那就不對了。
要不是他一眼看透了問題的本質,真信了這幫人的鬼話,把江南總督給換了,那就真要壞事啦!
頻繁換帥,乃是兵家大忌。
白蓮教叛亂髮展到了現在,永寧帝已經不奢望,能夠立即將他們鎮壓下去。
穩紮穩打,能夠在未來一兩年裡,收拾完這個爛攤子就不錯了。
若是倉促出兵,再吃一個大敗仗,應天府肯定要完蛋。
“陛下,江南總督的問題,可以暫時擱置。
不過升遷廣西都指揮使李牧擔任兩廣提督,這不符合祖制,還請收回成命!”
督察御史杜良才緊接著開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