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中的戰報,史榮軒好心情瞬間就沒了。
官軍久攻不下永州,改為長期圍困。
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只待各路大軍集結,定能大破敵軍。
可惜下面的小弟,一個個翅膀都硬了。
從襄陽戰場抽調的大軍,一直磨蹭到現在,才剛剛啟程。
南昌一線的援軍,速度倒是要快些。
可惜人家不聽命令駐守長沙,而是直奔衡陽而去。
十萬大軍進攻五六千官軍駐守的城池,從軍事上來看,確實找不到失敗的理由。
可是他的心裡就是沒底,直覺告訴他,李牧不會讓他們輕易達到目的。
除了這兩路主力外,其他州府的援軍,更是直接不來了。
倒不是他們不遵守命令,純粹是李牧圍困永州之後,四面八方的官軍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韶州府、贛州府早就淪為戰場,臨近的郴州、吉安等地守軍,現在也是瑟瑟發抖。
雲貴地區的官軍,突然活躍了起來,臨近貴州的州府軍事壓力大增。
前面被他們打的奄奄一息的團軍,現在也死灰復燃,在常德、荊州等地區攻城略地。
更糟糕的是蜀軍,正在向重慶地區集結,隨時有可能南下參戰。
一個個自顧尚且不暇,根本無力派兵,參與永州會戰。
原計劃的四十萬大軍,決戰尚未開始,就先少了七萬。
這只是一個開始,他們在集結軍隊,敵人也沒有閒著。
從敵人的進攻路線可以看出,廣東福建雲貴四省的官軍,也在刻意向李牧所部靠攏。
一旦讓朝廷的五省大軍會師,李牧麾下能夠動員的兵力,將破天荒的超過二十萬。
三十三萬對陣二十萬,看似是佔據著絕對的兵力優勢。
問題是現在永州城中的十三萬大軍,面對城外不足四萬的官軍,他都萌生不了出決戰的想法。
前車之鑑太多了。
在幾次廣西的幾次會戰中,敵人就經常以少勝多。
擊敗數倍的聖國軍隊,就跟玩兒似的。
如果聖國中最精銳的部隊在,他也不會這麼忌憚。
可惜那些精兵,多在三王手中,現在正忙著征戰。
史榮軒手中也有一部分老班底,可惜長期身處後方缺少征戰的機會,真實戰鬥力成謎。
“戚大頭,這混賬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連朕的旨意都敢陽奉陰違。
我們的東王更厲害,居然以蜀軍和秦軍即將參戰為藉口,想要朕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