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這裡搞事情,尹智銘也不是臨時起意。
作為東南大族之一,尹家暗中控制的買賣,遍佈東南各省。
憑藉他這清流領袖的名頭,在各地都吃的開,廣西也不例外。
一直到他們的人,在那邊發現了一座金礦後,情況就開始發生變化。
前期因為各方關係打點好,進展很是順利。
等黃金提煉出來後,遠超預期的產量,很快就引來了各方窺視。
利益大到一定程度,空頭清流大佬的身份,就不夠用了。
正常情況下遇到這種事,大家坐下談一談,劃分好金礦的份額,事情也就解決了。
偏偏那幫傢伙不講規矩,明明他們已經展示出足夠的誠意,還是被對方連人帶礦一起給吞了。
吃了這麼大的虧,尹家人自然不能忍。
族人找到了他,希望能夠動用官面上的力量,對這些土司勢力進行打擊報復。
涉及到宗族利益,尹智銘親自給廣西的官員寫信尋求幫助,得到的結果卻是愛莫能助。
地方官不傻,知道當地土司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大亂。
光他一名士的面子,還不足以讓人家冒著丟官去職的風險,對地方土司出手。
為了報復,尹家在暗中資助了當地白蓮教,希望能夠藉助邪教的力量復仇。
不過人家土司手中有兵,一般的小亂子,根本奈何不了人家。
湊巧此時趕上了黨爭,心生一計的尹智銘,準備藉助清流集團的力量,為亂黨創造機會。
……
策動叛亂,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定下計劃之後,黨爭依舊在繼續。
有自家人在其中拖後腿,聲勢浩大的清流集團,也就剩下聲勢浩大。
大街小巷都在討論倒閹,大家相約一起彈劾閹黨。
五花八門的奏摺,堆滿了皇帝的案頭。
彈劾的內容,卻讓人哭笑不得。
不是怒噴左光恩衣衫不整,就是說他步伐不合規範,有損皇家威儀。
就連夏天多用一盆冰,冬天多用一斤碳,都被人拿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