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師衙門。
看著手中的公文,段幹洪就氣的想罵娘。
看似是在催促他出兵,實際卻是官場上最通行的甩鍋手段。
圍剿海盜,一直都是水師的職責。
海寇入侵南通州,除了地方官和南京兵部需要擔責外,江南水師也難辭其咎。
“回覆李參將,就說我們的船正在檢修中,讓他務必拖住海盜!”
段幹洪瞬間做出了決定,都是在官場上混的,甩鍋誰不會啊。
揚州營沒把握留下海賊,就把截斷海盜退路的活兒,推給了江南水師。
他這個水師總兵,同樣可以甩鍋給別的衙門。
同大虞朝的眾多軍隊一樣,曾經牛逼轟轟的江南水師,現在也走向了衰落。
巔峰時期艦船兩百,兵力超過三萬的江南水師,此時就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軍艦不足規定的一半,人員更是三分之一都不到。
成也衛所制度,敗也衛所制度。
在衛所制下,水師部隊平時在各自的衛所進行訓練、屯墾和維持社會治安。
戰時則抽調組成戰鬥部隊,由總兵官統領參加作戰,或進行其他行動。
一支技術兵種,江南水師的軍餉來源,主要靠種地。
朝廷的撥款,僅限於造艦和維護。
隨著衛所制度的衰落,和朝廷財政的緊張,沒有戰事的水師直接淪為後孃養的。
有限的軍費,優先供給給了陸軍。
畢竟,大虞朝是典型的陸權國家,常年遭受遊牧民族的威脅。
海上幾乎沒有敵人,些許海盜只能給帝國撓癢癢,根本造不成致命威脅。
理論上來說,只要朝廷堅持禁海,就不會有大問題。
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海商集團,會自發維護沿海的穩定。
倒不是他們道德節操多高,純粹是不想加大水師投入。
免得哪天朝廷下定決心開放海禁時,他們無力阻攔。
歷史上的倭亂、大規模海盜入侵,背後都有海商們的影子。
雙方博弈的焦點就是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