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處理,你還是自己看著辦吧!
反正士兵要吃飯,揚州府不提供錢糧,我們就回京師。
引發的一切後果,都是你瀆職導致的!”
發飆的是一名絡腮鬍子壯漢,他的運氣不怎麼好,沒有繳獲到叛軍的糧草。
朝廷拖欠戰俘營的錢糧之後,只能由他們這些將領想辦法籌糧。
現在四下都是無人區,只有自己花錢,從外面買糧應急。
見這架勢,古有文知道今天推脫不過去了。
“李參將,城北糧倉中還有多少庫存,可否拿出來先應急?”
聽到古有文的問話,李牧眉頭一皺。
現在兩淮地區的各路兵馬,就沒有不缺糧餉的。
朝廷無力支付費用,把麻煩丟給了地方。
南直隸布政司、巡撫衙門,同樣不是能扛事的,選擇了裝聾作啞。
現在就像是在比耐心,看誰承受不住壓力。
“知府大人,城北糧倉的那點兒庫存,可不頂什麼事。
別忘了城外還有十幾萬難民,全都都等著賑災糧過活,存糧頂多支撐一個月。
您若是想拿來救急,本官自然不會反對。
不過賑災之事,勞煩您一併接手過去。
對了,揚州府欠下募兵、城防守備部隊的錢糧,勞煩您一併給結算一下。
馬上都快要到年底了,總得讓將士們過上一個好年。”
李牧不緊不慢的回答,把古有文氣了一個半死。
本想找人分攤壓力,萬萬沒想到,又冒出一個討餉的。
相比其他部隊,控制揚州城的李牧,是眾將中唯一有進項的。
每月從城中抽取的管理費,雖然不足以覆蓋軍餉,但也勉強能夠讓麾下將士填飽肚子。
在大虞朝能讓士卒填飽肚子,就能保證部隊不發生譁變。
至於拖欠糧餉,那是普遍現象,大家都習以為常。
很明顯,在顧全大局的問題,李大參將覺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