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臣人選出爐,朝堂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新官上任三把火。
無論新進的兩位閣老,還是進位首輔的龐閣老,都需要做出成績來。
前面積壓下來的政務,一下子納入了處理日程。
最直接體現就是,前面懸而不決的人事任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透過。
收到揚州知府人選確認的訊息,代管揚州城的李牧,非常識趣的提前搬出府衙。
“大人,剛剛收到訊息,新任揚州知府古大人、揚州同知馬大人、揚州通判周大人、揚州推官……將在明天抵達。
該以什麼規格迎接,還需要您拿出一個章程來。”
一口氣把揚州府的領導班子說完,蘭林傑內心是忐忑的。
有了前面舞陽侯針對徐閣老的舊事,他真怕自家大人跟著學樣,先給揚州府的官員們來一個下馬威。
“按照官場規矩,正常安排即可。
這些人大都是徐閣老的人,想來應該很好說話。”
李牧笑呵呵的說道。
前面自家上司,可是把徐閣老得罪的不輕。
雖然他沒有直接冒頭,但行動上還是支援了舞陽侯。
現在又遇到了一幫徐閣老的小弟,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有幾個愣頭青,想替自家老大出口惡氣。
在官場上陣營老大之間的關係不好,下面小弟之間的關係,大機率也是好不了。
關係不好,不影響大家一起配合著幹活。
朝廷任命地方官,最喜歡的就是把有矛盾的官員放在一起,免得地方勢力串通一氣。
“大人,您可不能大意。
這位古大人,可是徐閣老的得意門生,還是從翰林學士下來的,在楚黨中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蘭林傑慎重提醒道。
京官外放,同樣是看人下菜。
一般從翰林院出來的年輕官員,都會被高看一眼。
尤其是能夠做到翰林學士的,那都是經常在皇上和內閣大佬面前刷存在感的。
在外界眼中身份地位,都會往上拔高一籌。
加上揚州知府這種特殊位置,一眼就能夠確定,古有文是被朝廷重點培養的官員。
通常這種官員,手中能夠調動的政治資源,都比普通官員要多的多。
“放心好了,本官知道事情的輕重。
古知府來頭越大,對我們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