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流出身的內閣大臣,徐文嶽自然不是簡單的清流黨人。
相比一眾同僚,他是有政治抱負的。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不到,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還是想做事的。
遇到問題,向皇帝甩鍋最容易,可這樣也會讓他喪失皇帝的信任。
天元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前面這麼幹的幾位清流大佬,一個個都回家去種地去了。
“閣老,如果不奏報給朝廷,那不妨先觀望一二。
戰俘不光我們這邊有,淮安府那邊同樣少不了。
我們可以先看閹黨怎麼幹,如果合適的話,就跟著效仿。
即便是造成了不良影響,必要的時候,可以設計讓閹黨背黑鍋!”
聽了侯懷昌的新建議,徐文嶽滿意的點了點頭。
甩鍋給同僚,可比甩鍋給皇帝安全多了。
就算事情洩露出去,清流黨人也會一口咬定是閹黨乾的。
“給舞陽侯傳訊,讓他先代為看管戰俘,所需的糧草我會盡快派人給他送過去。
派人催促一下南京戶部,告訴他們趕緊抓緊時間籌糧,我最多再給他們七天時間。
若到期之後,還沒籌集到三十萬石糧食,那就直接回家好了。
朝廷不養無用之官!
告訴吏部尚書,如果再沒有合適人選,本閣老就上奏朝廷保舉他擔任揚州知府。”
徐文嶽冷漠的說道。
戶部和吏部是大虞含權量最高的部門,但那是京師的吏部和戶部,不是南京的養老備胎衙門。
作為一名閣臣,想收拾邊緣化的養老官員,還是不難的。
同樣是一步步爬上去的,這些官員的想法,徐文嶽最瞭解不過。
遲遲不見動靜,無非是一個個都不想承擔責任。
下面人不承擔責任,那麼責任就會轉移到他這欽差大臣身上。
現在的麻煩,本質上還是這兩個部門不作為,才讓麻煩找上了他。
若是下面州府衙門剛出現空缺,南京吏部就任命了官員,那麼這些事情完全可以丟給下面人處理。
作為欽差大臣,他只需要盯著下面的人幹活即可。
搞砸了,那是下屬的責任,他只需承擔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