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兩個兵敗被俘也就罷了,一群勳貴外戚子弟被俘,傳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話。
對各家來說,有這樣一個敗壞門風的子弟活著,還不如讓他們去死了的好。
最起碼戰死殉國,還能夠獲得朝廷的嘉獎。
從被送出來開始,這些淪為棄子的傢伙,在掌權者心中就已經是死人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把這些傢伙都幹掉,京中的治安會大幅度好轉,犯罪率起碼能減少三成。
“指揮使大人教訓的是,這些都是叛軍的陰謀。
戰場上打不過我們,就企圖用這種卑鄙手段,汙衊我們戰死的同僚!”
趙亞威急忙進行補救。
短暫的對話,決定了一眾紈絝子弟的命運。
在場眾人,沒有一個為這幫倒黴蛋叫屈的。
站在帝國的立場上,這種清洗其實遠遠不夠。
若是能夠把天下的紈絝子弟都清理掉,大虞朝的國運最少能夠多延續三十年。
民間的冤假錯案,大半都是因為這幫傢伙造成的。
少了這幫蛀蟲,統治集團的素質,起碼能夠提升一個檔次。
隨著會議的結束,五城兵馬司這次南下之行,也到了尾聲。
地方治理權,屬於武將的禁忌,肯定不能插手。
鹽政改革的事,舞陽侯都沒資格直接插手,李牧這種不起眼的千戶官,就更沒發言權。
跟著發上一筆財,就差不多了。
鹽業這塊大蛋糕,那是大人物們的菜,他是一點兒也不惦記。
閒暇下來後,李牧開始考慮接下來的路,這也是五城兵馬司一眾將領共同的煩惱。
為了戰爭需要,大家在私底下不斷擴軍。
現在仗打完了,超額的兵丁,就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直接遣散掉,大家心裡捨不得。
作為武將隨時都可能上戰場,手中有一支可戰之兵,那是彌足的珍貴。
全部轉為家丁養著,又是一筆沉重的經濟負擔。
若是下一步的職位是個肥缺還好,倘若去了一個窮衙門,養兵就是一件麻煩事。
除了極少數被戰爭嚇破了膽子,想要回京任職的外,更多的人都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