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復山河> 第三十六章、衛所積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衛所積弊 (1 / 3)

“叔父放心,衛所軍田根本清查不下去。

皇上想要清查或許是出於公心,但諸位閣老也站出來支援,無非是文武殊途。

在打壓武將的問題上,只要有機會他們都不會放過。

攔不住,那就索性別攔了。

他們想要去查,那就讓他們去查好了,就怕他們不敢掀開這個蓋子。

別的地方不清楚,但漢中衛的情況,我還是瞭解的。

軍中將領把衛所軍田變成私田,讓軍戶充當僱戶幹活,這些都是事實。

但這些都不是衛所軍田流逝的主要原因,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是科舉制度。

每年一屆科舉,衛所子弟中都會誕生幾名進士,以及若干名舉人。

大虞文貴武賤,這些人改換門楣之後,都會放棄軍戶的身份。

離開的不光是人,還有他們名下的軍田。

有官職的,甚至連給他們耕種的軍戶,也一併帶走做了僱戶。

我記得因為這個問題,百年前軍方還和文官們打過官司。

一度鬧到了御前,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朝廷當年沒處理,後面前赴後繼的有衛所子弟透過科舉離開,不斷吞噬著衛所的軍田和人口。

倘若朝廷真下決心清查,那就讓這些離開的文官們,先把拿走的土地還回來。

至於衛所將領,大家拿走的土地產生收益,而不是土地本身。

除了個別蠢貨外,很少有人會費心思把軍田轉化為民田,再過戶到自己名下受人於柄。”

李牧淡定的說道。

別人家的情況不知道,反正他家是這麼玩的。

土地依舊登記在衛所的賬冊上,收益卻進了自家的腰包,然後拿去養了家丁。

傾吞公款養私軍,這種軍閥化的表現,擱在別的朝代很有可能會人頭落地,但在大虞卻是常態。

在朝野都是公開的秘密,被查到了也無所謂。

自家養的那點兒家丁數量,同九邊將門完全沒法比,距離擁兵自重還遠著。

土地屬性沒有發生變更,侵吞軍田自然無從談起。

反正他這個世襲指揮使,從來沒有去履職。

哪怕有人較真,把事情全部放到檯面上,也問責不到他頭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