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也說:“是啊,這大兄弟買下了……”
黃毛理都不理,從口袋裡抽出五張百元大鈔,扔在塑膠袋裡。
我不想惹事,第一天來小馬路,就跟這種地痞流氓槓上,不是什麼好事。
我把五百元拿出來,都給了那個女人。
她慚愧起來,一個勁地搓手:“大兄弟,對不住啊,我本來就想賣給你,你也多少能賺點。這五百元,這五百元……”
我沒有多說話,指了指三輪車:“你要是覺得欠我的,把那些廢品都送給我吧?”
女人滿口答應,把凳子、暖瓶全都裝上三輪車,然後拉著我,一起回出租屋。
這些書大部分是《知音》《大眾電影》《中學生》《半月談》之類的老雜誌,有些都已經停刊。
書頁泛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黴味。
我關注的不是書,而是捆書的繩子。
這些細編麻繩很精緻,灰白色,直徑約等於小拇指。
捆書的時候,主人打的結是海盜扣。
汴梁城是內陸城市,跟大海相距甚遠,海盜扣是沿海省市慣用的打結方法,甚至是江湖人物才會用到。打完以後非常結實,行家一拽就開,但外行卻怎麼都解不開。
舊書、海盜扣引起了我的注意。
剛剛,我走到女人身邊的時候,站在下風頭,刻意聞了聞那些書的味道。
普通書籍發黴後,只有黴味。
普通人家沒有防黴、防蟲的設施,只能是幹放著,任由書本黴變。
有錢人家藏書萬卷,為裡防黴,就在書冊裡夾上各種防黴吸潮的貴重木頭,比如降龍木、紫檀、紅豆杉、菩提樹之類。
木頭做成書籤,又雅緻又實用。
我聞見了紫檀木的香氣,判斷書冊裡面肯定夾著名貴書籤。
再說,這些書冊打包後,別人沒有拆開過,仍舊是原封未動,至少有十年曆史。
所以,假如裡面有好東西,封存之後,就沒再翻開過。
敗家子們只喜歡真金白銀,不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就算祖宗把好東西放在他們眼前,也會被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