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直勾勾看著這位“口吐芬芳”的上大夫大人,誰都聽明白了他這幾句話背後的含義。不管是以前多少聽聞一些關於此流言蜚語的人,還是第一次驚聞這樣訊息的人,他們的表情都非常一致。一瞬間,像是全身打了雞血一般,激動的都要跳起來了。
“上大夫大人,難道白甲子所說的人,就是……?”
“原先我也不敢相信。可是現到如今,難道你們還有懷疑嗎?大王正是百甲子所說的天機所兆之人啊!以一人之力,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平定戰亂,挽狂瀾於既倒……除了這個原因,其他的根本就不能解釋,他是怎麼忽然之間就能夠做到這一切的。”
眾人不住點頭,就差要鼓掌歡呼了。他們當然都願意相信子仲所說的這些話。大周王朝現狀到底怎麼樣,誰都看的清清楚楚。如果趙國真的能夠乘勢崛起,那麼誰又敢保證將來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王朝呢!
“所以說,不管以後會怎麼樣,現在我們既然已經決定要追隨大王,就已經沒有別的選擇。諸位,盡忠王事,成就未來,正當其時也……齊國的蘭陵君,作為齊王特使,前幾天已經來到了龍城,大家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與齊國聯合的這件大事做好。方方面面,不能有一絲的遺漏。大王雖然放手不管,可是我們一定要做到最好的地步。我可提醒你們,在這個關鍵時刻,可千萬不要被國相費義那一幫人比下去了!否則,將來在王廷上的話語權就輸給他們了。”
子仲說到最後,用力的揮了揮手。大家心情振奮的一起允諾,然後分頭行事。權力和地位的競爭是永遠也無法消除的。為國家和大王忠心自然是沒有問題,因為這會給自己和家族都帶來無法想象的好處。但如果,手中的權力被競爭對手所削弱,那是無法讓人忍受的。
佈置好一切的子仲,走出府門,準備去會見從東海來到趙國的蘭陵君田無忌。而同一時刻,國相費義也忙得焦頭爛額。許多前來趙國的諸侯使臣們,都選擇暫時留了下來,他們都遵奉王令,想要把趙國局勢好好的看明白之後,再回去稟報,以便於重新制定與趙國的關係。
而在這幾天之內,許多對以後天下大勢影響深遠的事,就在龍城開始初發端倪。
楚江眠在離開龍城去九行山之前,只和一個人見面會談過。那就是從中州洛城帶著天子召令而來的王弟季默。季默能夠親自前來,出乎所有人意料。一般情況下,諸侯王死去或者是新王繼位,大周天子能夠派個普通的臣子帶著詔書來就不錯了。實際上已經全面主持洛城王室事宜的季默親自出動,卻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季默千里北上龍城,自然是他和天子商量的結果。他和趙王楚烈曾經有過一段交情。而且,趙王數十年來抵禦北胡騎兵,血戰沙場,雖然是為了趙國的安全,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大周王朝和天下萬民。在幾年之前,他更是曾經親自帥兵南下勤王,解了洛城被以秦國為首的諸侯兵馬所威逼的危機。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由大周王室的執政王弟親自前來弔唁,也完全夠資格了。
而對於季默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要親自與即將執掌趙國王權的那個年輕人,好好的談一談。如果說在洛城的時候,楚江眠受傷匆匆離去,讓季默還只是心懷愧疚的話。那麼,當他帶領著大批隨從在度過洛河時,聽到有“血影”死士緊急傳來的最新訊息後,他的心中就只剩下了無以名狀的顫慄感覺。
北方戰場,風雲變幻。那個年輕人一出手 ,就是翻雲覆雨,天地變色!百甲子曾經的那個預言,已經越來越可能會是真的了。如果楚江眠真的會是預言中的那個天機所兆之人,王弟季默就不得不屈尊親自走到他的面前,為大周王室謀求一個最穩妥的將來。
楚江眠與季默的會面,究竟談了些什麼,外面的人一個字也不得而知。不過,國相費義在首先接見秦國特別派來的使臣時,所提出的條件,卻立刻就傳到了所有人的耳朵裡。無論趙國人還是其他諸侯使臣,都伸長了脖子瞪大眼珠子,不由自主就重複了一遍。
“什麼?每個俘虜十兩黃金贖回……!”
ps:書友大大們,求月票、打賞、紅票……支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