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苦寒之地培養出的彪悍氣息,使秦國不乏精兵,也不缺少良將。自從衛鞅子創立了以斬首多少而論功行賞的軍功制度以來,秦國軍隊內湧現出不少勇冠三軍身先士卒的將士。但是,卻一直缺乏真正能夠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戰略大師。名將不少,缺乏帥才。而慰武子的出現,真是讓秦王聶風大喜過望。他意識到,這樣的天縱之才,必將幫助自己完成王朝大業!
英明的君主,不僅善於招攬人才,而且懂得駕馭人才。瞭解人才的能力特點,揚長避短,讓屬下各盡其能,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讓他們能夠做出最大的貢獻。否則,如果用人不當的話,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還會使人心不齊,各自謀算,造成挽回的損失。
為了社稷大業,秦王聶風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禮賢下士。對於慰武子,簡直如獲至寶。出則車,食則魚這樣的小事就不用說了。他甚至在坐而論政的時候,身穿和慰武子一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飲食。在單獨召見慰武子的時候,都是迎出宮門之外,早早的等候。這樣的禮遇,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後來,更是把秦國最重要的機構勾滅處,交到了他的手上。
對於自己所接受的這些榮耀,慰武子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他深深地知道,能夠讓秦王聶風這樣的人物折節下拜,對方所想要的,必定是百倍的報答。秦王被稱為當世梟雄,可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人。
慰武子曾經在私下裡對最心腹的人說過幾句話,雖然沒有流傳開來,但卻無疑表明了他對於秦王既想借助又暗自警惕的態度。
“秦王此人,高鼻子,狹長眼睛,鷙鳥胸脯,豺狼之音。這種人缺乏恩惠,心如虎狼。儉約時容易謙卑,如果得志了就會吃人。我不過是一介布衣,但秦王見到我卻往往低聲下氣,不過是想要利用而已……如果秦王真的得志於天下,那麼天下人恐怕就都會成為他的奴隸了吧!”
當然,他的這種心思,是絕對不能讓秦王聶風知道的。而慰武子想要實現心中的志向,除了秦國之外,不認為任何其他諸侯國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即便是心中存有警惕,他仍然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在短短十年之內,為秦國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正因為他的巨大功勞,秦王親自賜封他為武平君,幾乎比王室的公子們身份還要尊貴。秦國軍隊在他的策劃下,也戰無不取,攻無不勝。威震天下,為各諸侯國所深深忌憚。
而今天,秦國軍隊在歷經十年不敗之後,竟然在趙國栽了一個大跟頭。所以,慰武子才親自來了。他要會一會年輕的趙王,看看他到底有什麼真本事!
不久之後,秦國人運送贖金的車隊,浩浩蕩蕩的進入了龍城。知道這件事的許多趙國民眾,紛紛湧上街頭觀看。他們用驚歎的目光,看著那些沉重的馬車。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響起,心中的自豪感簡直爆棚!
趙王和將士們簡直太厲害了啊!竟然讓素有虎狼之國稱謂的秦國乖乖的自己把金子運送到了龍城來。這一場戰爭也打的太值了!因為在所有人的一貫認知中,打仗總是勞民傷財的。正是因為這些年來與胡人的戰爭不斷,再加上與秦、魏這幾個諸侯國之間也爆發過幾場大戰,趙國民眾的生活一直都過得不是很好。雖然大家都絕對支援趙王,但因為戰爭而帶來的種種創傷和損失,卻總是難以避免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可是,剛剛登上王位的這位年輕君王,卻給所有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從來沒有人能夠想得到,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不僅沒有對民眾生活造成災難。恰恰相反,他們中的許多人很可能會因此而得到巨大的好處呢!
是的,他們聽到的訊息並沒有錯,這是國相大人親自對外公佈的王令。凡是在這次戰爭中經受損失的趙國民眾,都會得到國家的相應補償。這個訊息剛傳出來的時候,大家還以為耳朵聽錯了。這簡直是從來聞所未聞的好事啊!不過,當今天親眼見到運送金子的馬車駛入龍城的時候,沒有人再懷疑這個訊息的真實性。
趙王說的沒錯,誰給他們造成的損失,就要讓誰來賠償!秦國人的這批金子裡面,就有賠償給民眾們的一部分在內。自西部邊境平陽、朔門一帶直到梧桐關往東的這一路,沿途民眾無不歡欣鼓舞,感恩戴德。以至於有許多人帶著振奮的情緒,一直跟隨著來到了龍城,想要當面表達對趙王體恤民情的感謝。
不過,讓他們感到遺憾的是,他們的新大王並不在龍城,而是在九行山結廬而居,為先王守孝。得知內情的趙國民眾們更是既感且佩。有如此仁孝雙全的君王,果然是全體民眾的福佑啊!
受楚江眠委託親自負責這件事的國相費義,站在宮門口,看著萬眾感激垂淚的場面,他才忽然醒悟,原來,楚江眠收服人心的手段,竟然是如此高超!在這樣不著痕跡之間,幾乎他都沒有親口說過一句話,就已經把趙國民眾的心收得服服帖帖的!這比那些整天標榜自己仁義道德的諸侯們,簡直不知道高明瞭多少倍呀!而尤其令這位老國相佩服的五體投地的是,竟然是敵國買單,替他來收服民心?如果那位秦王知道自己的金子被這個年輕人信手拈來當做他收買人心手段的話,不知道會不會暴走呢?
想明白這內中曲折的費義,幾乎要拍手稱快了!於是,鬚髯皆白的老國相站在高處,大聲慷慨地宣佈了趙王的命令。讓大家都安心的回家去,不日之內,有司官員就會把登記造冊的損失全部以金錢的方式發放下去,保證每一個人都不會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