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女人的第六感往往驚人的準確。當慕容千城在楚江眠耳邊玩笑般的說出那句預言時,她也許還並不知道,在千里之外,已經有人正在織就另一根紅線。或者說是,上蒼要給她們增添一段難以擺脫的命運糾纏。
齊王后無鹽這段日子真的是太忙了。自從趙國人的使團來到後,一直到現在為止,她幾乎都沒有得到過很好的休息。不管是釀酒術、細鹽提煉,還是織布機的製作應用,都佔用了她大量的時間,這幾項剛剛開始的產業,她都親自過問,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多年以來,齊王碌碌無為,耽於美色。軍政大事,她也多有參與。這位在齊國民眾心目中十分賢德的王后,為東海之濱這片土地的安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有人曾經私下裡偷偷議論過,如果王后無鹽是個男子的話,她一定會把齊國治理的更好。但很可惜,這注定會是個遺憾了。好在齊王很信賴她,而無鹽也素來懂得自己的分寸。雖然參與過很多政務,但齊王不疑,王廷大臣們也不反對,這已經足以看出她的能力了。
無鹽王后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她非常懂得利益均沾,即便是為了王室的利益,她也從來不會太過於急功近利。就像是這一次,雖然非常明白趙國人帶來的都是牽涉到巨大利益的東西,但她還是有所取捨,並沒有全部包攬到王室之下。
其中,利益最大的鹽業,除去國家應得的財稅部分之外。王室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其餘的大頭,都交給了以上大夫公孫忌為首的那一派。有他們這些鉅富豪門出身的朝政大臣們,展開與趙國人的具體合作,可以說是一舉數得,彼此皆大歡喜。必將從這其中取得巨大好處的這些人,從此以後更會在一些大事上格外的擁護王后利益了。
而釀酒術,自然是交給了田無昭。這本來就是這位貴族公子最先從趙王楚江眠手中親自拿回來的。正式歸到他名下,並且以“蘭陵”為名,可謂是實至名歸。
唯獨織布機這一項,齊王后沒有讓任何人插手。這件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民眾福祉的大事,她必須要親力親為,才能夠放心。
齊國境內歷來就有種桑樹養殖桑蠶的習俗,據傳說,這是當年太公尚親自為他的子民帶過來的。經過這麼多年的傳承之後,種植面積更是遍佈于山林田畝間。就算是在齊國王城滄海郡周圍,也開闢出了大量的田地,專門兒來養殖春蠶。
而這其中,就有一片是屬於王后無鹽親自打理的地方。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她都會和齊王一起到這裡來,親自率領臣民勞作,以為萬民表率。齊王扶犁躬耕,王后採摘桑蠶,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當然,齊王就是做做樣子,很快就會偷偷溜走。這樣的活動,如果不是礙於王后的面子,他是絕對不會參加的。
王后無鹽的勤勞仁德,則有目共睹。她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但在所有齊國民眾眼中,卻是他們最值得敬愛的人。而那些齊國的女子,更是把她當成了榜樣。
現在的時候正是初夏,連綿數里的桑樹園裡,到處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農家女們在辛勤的勞作,在大雨來臨之前,她們要把最新鮮的桑葉採集下來,留著喂那些蠶寶寶。
王后無鹽直起身子,看了一眼天邊的烏雲。緊跟著的貼身侍女連忙替她擦去額頭的汗水。王后已經親自在此勞作了大半天時間。好在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侍女們一邊幫忙,一邊講些開心的話,倒也不覺得勞累。
不過,不久之後,當坐到桑園亭子中稍微休息的時候,王后環視一週,皺了皺眉頭,終於發現了什麼似的問道。
“無憂呢?半天功夫不見,又跑到哪裡去了?”
幾個侍女互相悄悄往四周看了一眼,連半個影子也沒有看到,不由得心中都暗自著急。想起那位公主偷偷溜走時,叮囑她們代為打掩護的話,剛想要替她隱瞞行蹤,不過抬頭遇上王后嚴厲的目光,終究還是說了實話。
“王后,無憂公主嫌這裡氣悶,那會兒騎著馬自己走了。她說往南邊山裡去轉一圈,很快就回來,要王后不要擔心呢!”
無鹽的臉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心裡不由得又氣又愁。她對所有的身邊人都寬容對待,很少有發怒生氣的時候。而大家也對她恭敬有加,從來不敢輕易違揹她的意思。也許,唯一例外的,就是這位無憂公主了。
直到今天為止,王后還沒有自己的兒子。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最大的遺憾。而她唯一的女兒,便是無憂公主。也正是因為王后無子的緣故,齊王田疆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確立自己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