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臨淄城為中心的齊國防線,綿延數百里長。十餘萬大軍,擋住了前進的方向。繞了很遠的路才迂迴到左側後方的五千黑甲騎兵,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方向首先展開進攻,是在經過前期的觀察和評估之後,所做出的決定。
鐵中藜也是秦軍中的猛將。他的名氣雖然比不上那八位名將大,但實際上非常厲害。這些年來跟隨木雪青替秦王戍守西北,與蠻族作戰,大小數十,以鐵血殘酷而聞名。正因如此,他才能夠得到秦王的重用。並且作為木雪青的麾下將軍,深受其器重。
毫無疑問,如果這次在伐齊之戰中再立下大功 ,那麼他就很可能會真正的成為秦之名將了。即便只為了這個目標,鐵中藜也已經下定了決心,要給對面的齊國人展開毫不留情的殺戮。
五千騎兵雖然不算多,不過在他的手中,卻能夠發揮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木雪青交給他的任務,是讓他攻破齊軍的左側防線。可以選擇從這裡作為破局之戰,是因為齊國大軍和臨淄城內的所有糧草輜重和後勤供應,全部是從這個方向運來的。只要切斷了這條通道,必勝的主動權就提前掌握在了手中。
不得不說,名將的眼光就是與眾不同。而非常明白主將意思的鐵中藜,也不負所望,他從出動到伏兵在此半日,並沒有讓敵軍察覺半分。現在衝鋒的時辰已到,破敵立功就在眼前。
鐵甲如墨,戰袍飛揚。一刻鐘之後,齊國在此防禦的軍隊,終於發現了敵軍的突襲。而到了這個時候,卻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風馳電掣的秦國騎兵,在敵人的羽箭來臨之前,就衝過了齊軍前方的那些障礙物。兵貴神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眨眼之間的功夫,長刀就落在了齊軍的頭上。匆匆組織起來應敵的齊國軍隊,根本就擋不住這凌空一擊。在第一輪付出巨大傷亡之後,很快就開始節節敗退了。
畢竟,長久以來疏於戰事的齊軍,又怎麼可能會是秦國這支百戰騎兵的對手呢?看著昔日的同袍們紛紛戰死在眼前,他們除了繼續衝上來送死之外,唯一的選擇,就只能寄希望於能夠立住敗退的陣腳,然後等待友軍的救援了。
帶領齊軍負責在這個方向駐守的將軍名叫田豐,算起來他也是王室的貴族後裔。眼看著突襲的敵軍來勢兇猛,他在派出去報信求援的人之後,一面咬著牙迅速的調整防禦,一面親自帶領著心腹侍從們督戰。現在他最大的願望,不是取勝,而是如何止住潰敗的勢頭,也好為他手下的這數萬人馬爭取到活命的機會。
說起來似乎有些好笑,將近三四萬齊軍竟然擋不住五千騎兵的衝擊,幾乎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但這就是眼前的現實。在很多時候,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並不在於人數的多少,更不是隻憑勇氣和不怕死所能決定的。力量懸殊的情況下,等於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田豐帶領著麾下將士,在經過一番殊死抵抗之後,被迫後退二三十里,放棄了大部分駐守的營地。然後在一處丘陵地帶據險以守,敵人追擊的馬蹄暫時停歇下來。而他們也終於得到喘一口氣的機會。
看著耀武揚威的那些騎兵,齊國軍士從上到下都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悲哀。本身所承受的巨大傷亡先不論,他們原先駐守的營地丟失,也就相當於泰嶽防線被破開了一道口子,這才是最致命的。尤其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從後方運往齊軍前線,包括供應臨淄城在內的所有糧草輜重,就都全部暴露在了敵人騎兵的刀鋒之下。那條運輸線已經不再安全了。也許,這就是敵軍主將的最主要意圖吧!
想明白這一點兒的田豐,又恨又愧,卻又無可奈何。他和所有的齊軍將士一樣,心裡都非常清楚,馬上就會被掐住咽喉的泰嶽防線,很可能要守不住了。
“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
滿臉帶血的幾個軍中部將和校尉,一起圍攏在他的身邊,等候最後的決斷。在援軍到來之前,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不然就是繼續後退,直到完全丟失左翼的部分防禦陣線,這也許能保全大部分人的性命。如果猶豫不決,缺少糧草的情況下,他們很可能難以逃脫虎視眈眈的騎兵追擊。
“敵軍騎兵突襲的行動,絕對不是孤立的……所以,我懷疑我們在短時間內可能等不到援軍了!”
稍微沉默過後,田豐終於說出了心底的擔心。身為一個將軍,如果連這點眼光都沒有,那他就太差勁了。而他的部下們也並不是沒有人想到這一點兒,有人吃驚的問了一句。
“將軍難道是說……並不是只有我們左翼受到攻擊,敵軍是全線發動了嗎?”
“應該就是這樣的吧!現在這支敵軍騎兵就如同是一群餓狼一般,在時刻盯著我們。如果臨淄城鄒將軍那裡已經無暇派兵支援的話……接下來我們的命運,就只能有自己做出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