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這年夏天的九行山刺殺事件,成為了後面陸續發生的幾件大事的引子。許多龍城民眾,在那一天都曾經親眼看到他們的大王渾身是血的抱著那女子縱馬直入昭武門。
能夠導致趙王中斷為先王守墓百日而被迫返回錦祥宮,這件事自然非同小可。隨後,龍騎軍出動,內外大索,搜捕可疑人員。幾乎與此同時,來自秦國的使團所有成員也全部被控制了起來。一時間風聲鶴唳,趙國大部都處於緊張氣氛中。
聽說趙王身受重傷,趙國所有上下人等幾乎是全體憤怒了。王廷內外,士農工商,無論是任何身份的人,都群情激昂義憤填膺的湧上街頭,要求徹底追查這件事的始末,必讓背後指使者付出沉痛的代價!不久之後,很快就有確切的訊息傳開。原來,這次的刺殺行動,完全是由秦國人主導的。而且是有秦國的大人物親自前來,想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置年輕的趙王於死地!
也不知道是有人故意引導,還是民眾在激憤之下自發組織的,將近上萬人包圍了秦朝使團所臨時居住的地方。響徹雲霄的怒吼和正義的聲討之聲,差點兒把房屋的屋頂都掀翻了。以秦國上卿顏蔥和將軍王信為首的這些人,躲在裡面瑟瑟發抖。他們心裡都很明白,這肯定是那位武平君謀事不成,所以才招致了這等大禍。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埋怨,慰武子自恃修為高深,一擊不中可以遠遁而走。可是卻留下了這個爛攤子,到底要怎樣善後,現在誰的心裡也沒有數了!
許許多多的民眾一邊在家裡焚香祈禱,求老天保佑趙王無恙。一面憤怒的要求嚴懲秦國人,把這些使團成員全部投入監獄,嚴刑拷打,逼問出他們到底還有什麼企圖。甚至有人直接上書,要求把那些被俘的秦國和魏國軍士全部坑殺!讓他們好好知道一下冒犯趙王威嚴的後果。
這些極端的要求,雖然並不會被王廷所採納。但毫無疑問,這其中已經表達了楚江眠在短短時間內所樹立起的巨大威望。民眾對他的擁戴都是發自內心的。所有人都希望他平平安安,帶領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如果誰要對他不利,那便是所有趙國人的敵人。
在這幾天之內,不管是秦國使團的人,還是趙國人,他們的怨恨目標竟然罕見的一致,那便是導致這件事的罪魁禍首。那位據說是來自秦國的大人物,勾滅處實際指揮者,武平君慰武子。如果此人最終能夠在趙國被抓獲的話,那麼他的結局一定是會被五馬分屍,死的慘不堪言。
慰武子當然不會被任何人抓住,這世間能夠生擒他的人,恐怕還沒有出生。但他現在的心情也好不到哪裡去,失敗與恥辱一路伴隨著他,直到踏出趙國的疆域,他的心裡也一直沒有釋懷。
當他站在烈烈風中再回頭看一眼趙國山河的時候,夕陽之下,落璧塗金,竟然如此壯麗!
“難道……天命所歸,真的在趙地嗎?這一次殺他不死,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帶著無盡嘆息佇立良久的慰武子,在大批來迎接的勾滅處暗諜們簇擁中,跋涉江湖,迴歸秦國。他腦海中一遍一遍的回想著九行山的場景,卻怎麼也想不明白,本身武功並不高的那個年輕人,在他凌厲無匹的劍下,怎麼就會殺不死呢?
“終有一天,我必親手殺你!”
這是在他最後縱身而走時,聽到楚江眠對他所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句話就像刻在了他的記憶裡,從此一刻也沒有忘掉。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到了他的修為提高,隱隱已經成了一塊心魔。
這卻怨不得慰武子心緒難平。實在是因為在當日他明明可以輕鬆地就把楚江眠斬於劍下的,就是因為一個女子替他擋了那一劍,從而錯失良機,使他在往後的幾年時間裡都耿耿於懷,直到他們之間的仇恨最終了結為止。
慰武子不愧是當世的頂尖高手。如果細說起來,他這次出手之所以無功而返,除了天意如此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龐陀的及時趕到,從而使楚江眠避免了殺身之禍。
而嚴格來說的話,是楚江眠、龐陀和列子御風三個人聯手,才最終把慰武子逼退的。從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此人的武功修為已經登峰造極,到了一個極為深厚的程度。恐怕除了傳說中的那兩位似神仙般的人物百甲子和神機子之外,當世已經再無敵手了!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那一天一劍刺出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他也感到了駭然。慰武子龍蛇劍下曾經殺死過很多對手,有的修為極高,有的更是極為勇悍難敵,可是他卻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楚江眠這樣明知必死,卻依然迎著他的劍衝上來的人。
這個臉上帶著血跡的年輕人,他的眼睛在剎那之間變得血紅。在把被一劍重傷的女子輕輕放下之後,他順手從死去的戰馬後抽出了一把刀。然後便勢若瘋虎的衝了上來!
慰武子的劍如同靈蛇一般,眨眼之間斑斑點點血跡四濺,然而,楚江眠除了護住要害之外,身體其他部分竟然全然不顧,他只是一刀一刀兇狠的砍向前方的身影。即便是堪稱當世第一的高手,在如此亡命之徒面前,竟然也被連續逼退了好幾步。
慰武子心中的吃驚已經無以復加。這種近似無賴的打法,竟然是出自一位王者身份的人,這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人相信。難道他真的不怕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