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陣……”
“哄、哄……”
此時,在天水之間,隨著兵卒的列陣二字而出……
緊接著,排山倒海的腳踏聲,陣陣醒目,其聲震耳欲聾,碎裂山河,並有氣吞海天的強大力量,到底在此時還有哪一國有如此強大的氣魄呢?剛剛被推翻而覆滅的秦國,當年一滅六雄的時候確實有如此強大的震撼力,在秦昭襄王東出列國的起初之時,如此強大且有著震撼力的節奏感,而後,秦始皇命令王翦舉全國之兵滅楚的時候,也有著如此強悍的氣魄,當然眼下,在我們的心中,也許只有西楚霸王的軍兵會有如此排山倒海的氣魄,但是霸王用兵一項講究的則是以少勝多,所以很少用如此強悍的氣魄來列陣,更不會輕易的用二十五萬勁旅來大會師。
奔騰的騎兵夾帶著瀰漫的煙霧,雄壯的戰馬個個眼帶殺氣,在我們還沒有欣賞完騎兵的雄壯之際,又有弓兵分兩路並進,而其弓為繡紋弓,據說只有弓弩質量比較好的情況下,才會如此精緻的繡紋,並且,弓弩手們個個身著精緻的戰甲,隨後戰車就位,並排列整齊而入場。
一位身著紅色鎧甲的將軍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並且手持長劍,指揮全域性,而後分佈有一百位旗手依次會動令旗,並有訊號兵快步上前,雙手合攏單膝跪地而拜:“啟稟將軍,精銳步卒十二萬就位、精銳騎兵八萬就位、戰車千乘列隊、強弓箭弩五萬已經全部就位,總計兵力二十五萬,戰場三千”緊隨其後的是一面齊國大旗驟然而出。
而此時,齊王一身華麗的衣著,並有一尊濁酒而出,順著齊王的鬍鬚而緩緩滴落,而身著齊國大元帥戰甲的邢濤出現,其左右分別為左將軍彭開、右將軍胡準。
“邢大將軍,齊國自春秋以來,都是中原列雄所畏懼的,從秦一統天下以後,齊國的文化就不復存在,今日,我們整齊有序的軍隊,不為齊國獨角而用,併吞天下,是大勢所趨,也是眾人所望,如今的齊國,不會再是天下所為的惡齊,當年秦昭襄王使用計策,同我齊國東西而霸,使得我們提早吞併宋國,並聯合群雄擊垮齊國,姜氏齊不復存在,而後,好在田氏崛起,重新建立大齊,強盛之國怎可廢之,如今,天下大亂,我齊國一來要血洗大秦以此復仇,而來,我們要問鼎中原,一統天下”齊王而道。
邢濤將軍把劍而起,並揚言而道:“齊國自古以來為能臣所出之地,先有姜太公所建立大齊,隨後出生有孫武、孫臏等能人,可以說,對於齊國而言,之時缺乏一個很好的機會,如今,我王威名,短期內聚攏了齊國的殘餘力量,並獲得了齊地百姓的擁戴,建立新齊而圖伐天下,此乃我王之英明,而如今,正如王所言,大秦焚書坑儒,如今,我中原列國只有一種文化,這也意味著,天下除了一統,別無他法,所以,現在起,我邢濤必定會率領強悍之大齊,西進列國,一統歸一”
此時,齊王大笑三聲,隨後自豪而道:“說的好,我的大將軍,本王相信,這個天下你必定可以幫本王拿下,而你要切記,不再是列國,只是列侯”
“我王教誨,邢濤謹記於心”
“好,發兵吧”
聽完王的話後,只見邢大將軍緩緩拔起長劍,並指著大軍,隨後高聲而道:“三軍督長、齊淮、文重、龐石、殷空”
此時,在大將軍邢濤的高聲下,齊淮出列:“報告大將軍,步兵已經全部就位,等待發兵”
“車兵、弓弩手、騎兵已經全部就位”文重而道。
隨後龐石出列:“糧草督長龐石報告,一切糧草已經先行,等待我軍火速西進”
殷空出現,並報告而道:“報告大將軍,天時之刻,今日發兵乃吉日,對我大齊有力”
“好,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齊全,還需要操心什麼,全軍出擊,為了大齊,殺……”邢濤的一片豪言過後,此時邢濤與左右將軍彭開、郭準
目視著大軍西去的背影,此時的齊王內心澎湃萬分,當然,此時的齊王很清楚,如今的齊國怎麼可能恢復到當年齊桓公那樣的強大,當然,如今有機會東方崛起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最起碼的,還有機會崛起,只有崛起以後,才能夠有稱霸的機會,但是,滿腔熱血的齊王心裡也很清楚:“當年齊桓公之所以強大,少不了鮑叔牙所推薦的管仲,管仲之能力,可以說是非同一般,當年管仲還在魯國,齊桓公為了求的管仲,不惜一切代價,但是如今,齊國還有如同管仲、孫武等絕世人才嗎?當然,這些並不重要,因為,時勢造英雄,相信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我齊國一定會湧現出不少的能臣義士”
齊國西進,第一步就是威脅到北方的燕國,橫掃之地,首先就是吞併燕國南方十七座城池,隨後,齊國根本就沒有把燕國放在眼裡,而是直接撲向趙國,因為此時的趙王弱弱,所以齊王肯定也希望將趙國拿下,當然為了更加的求實,所以邢濤命令彭開月下先帶支勁旅突擊,順便一談趙國虛實。
此時,赤峰就在萬分危機之下,居然被霸王所救。
看著眼前的這個男人,一身魁梧,並帶著強大的殺氣,一匹黑色的烏縋馬,一把滿了殺氣的陰風屠龍去,紅色斗篷豪臨四方……
“對,沒錯,他,他就是霸王,我們的西楚霸王項羽…”赤峰內心的思緒徘徊著。
而這時候相遇一臉平靜的說道:“你就是赤峰”其聲音帶著沉著的力量。
“是…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赤峰居然變得開始緊張起來,不知道是霸王的氣魄嚇到赤峰,還是霸王的氣質完全震懾住了赤峰。
“啪…”
赤峰立馬雙膝跪向霸王,隨後而道:“赤峰有罪”
“哦?何罪之有”
“以下犯上,理當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