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始皇帝以及二世皇帝都是一代明帝,始皇帝封鎮北王,可與帝都皇帝一外一內,共同維護贏氏皇族的利益。
二世皇帝留質子於帝都,讓鎮北王一系投鼠忌器,想要造反也會掂量掂量。
而且留質子於帝都,利於下一代皇帝與鎮北王的關係交好,避免出現同室操戈的情景。
贏遠銘眺望著帝都,眼神中意味難明,他雖然一直都表現的很紈絝,甚至以滾刀肉的形象出現在眾人眼中。
但身為鎮北王,他若是沒有能力又怎麼會鎮住遼州一些世家大族?
一切都是為了自保,想到自己的兒子贏空辰,贏遠銘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贏空辰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身為鎮北王世子,皇族中唯一封王,不,是大秦唯一有著繼承王爵的人,贏空辰不得不隱藏自己,哪怕天資再聰穎,也只能隱藏起來。
帝王之心向來難明,哪怕幼時交好又如何,那怎麼能抵得上那把金光燦燦的椅子呢?
贏遠銘本以為當時皇帝將贏空辰留在帝都是為了留下一個質子,但現在看來,遠非那麼簡單。
先是派去羽幽城,又讓聯姻,要知道,自己當初與王氏聯姻時,王氏之中,無人在朝當官。
否則,先帝,自己的堂兄又怎麼敢讓自己與王氏聯姻呢?
自己的侄子贏空離所說的為了皇族與公孫氏聯姻,贏遠銘是一點都不相信的。
若是皇族與公孫氏聯姻,何須贏空辰呢?
皇族中,成年男子也不少,未娶妻納妾的人也不在少數。
按理來說,皇帝是不可能讓鎮北王一脈與公孫氏這樣一個在朝中擔任著太尉之職的家族聯姻的。
鎮北王一脈受封王爵,掌十萬私兵,這已經足夠讓皇帝心生忌憚了。
更何況,先帝之時,還曾派自己去遼州大營當了幾年的將軍,皇帝難道就不擔心自己在遼州大營留下後手?
屆時,十萬私兵加上遼州大營的三十萬軍隊,又有太尉公孫汀雷在內,他若是有心造反,也未嘗不可!
自己的皇帝侄子難道就不擔心嗎?
當然,自己肯定不會這麼做,因為身為鎮北王,他比常人更加了解大秦,更加了解皇族!
但是皇帝就這麼相信自己嗎?
贏遠銘是不相信的。
所以,贏遠銘對自己這個皇帝侄子的用意越來越看不懂了,似乎自己的這位皇帝侄子在布一盤大棋,將整個大秦都納了進來。
而且他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自己的皇帝侄子不會傷害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