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編制的設立初衷,集團軍是一個基本的戰役軍團,可以在方面內獨立作戰。
不過同時,也是為了加強控制軍隊,南軍軍制也和朝廷的原來軍制有些相似。
平時不作戰的時候,南軍以營為單位分駐各地軍營。團、旅、師、集團軍,各部都只設立指揮部和參謀部,並不直接統領指揮下面各營。
這和過去十二衛並不能直接統領各衛府一樣。
在戰爭時,透過兵部給兵符,樞密院發調令,組成作戰部隊,派遣指揮軍官,這個時候才形成了戰時軍團。
戰後,也是士兵回營,軍官返回各級。
現在許多地方的兵,其實還是很混亂的。比如西北的程咬金、蘇定方的兵,比如代北的單雄信、羅士信、牛進達他們的兵,還有如遼西秦瓊他們的兵,還有南洋、信度等地的兵。
張超要求是儘快的完成整編並授予各軍番號,然後讓他們按番號和編額補充或者裁撤精簡部分軍隊。
現在兵部和樞密院的商議是陸軍十八個集團軍的番號,海軍三個艦隊的番號。
其實稱為集團軍而不稱為軍,實際上也是因為到了這個級別,就是一個多兵種合成部隊了,步、騎、炮甚至是含有水師等,擁有的方面獨立作戰能力。
“營州秦瓊和老令公所部授一個集團軍番號,代北羅牛單三位將軍所部授一個集團軍番號,隴右蘇定方和程咬金所部授一個番號。而云南程處默將軍所部授一個集團軍番號。”
“嶺南張樞密使所部整編為兩個集團軍,另外崔琰將軍所部授一個集團軍番號,高侃和劉仁軌將軍所部授一個集團軍番號。”
這已經去了八個集團軍番號了。
這其實也算是劃分勢力了,這個時候能劃到一個番號的,以後在南軍中自然是地位不一樣的。
剩下十個集團軍番號,當然就是歸現在集結於江淮一帶的兵馬。
至於以後收編歸附的唐軍,肯定是整編裁汰。
“我們的義務兵役法,也要儘快拿到議會諮詢,然後透過。”
張超主張的還是以法制國,以前李淵和李世民都說大唐以孝治國。但大唐不過二十年天下,卻經歷玄武門之變和漢京復辟之亂,如今又有太子的護法清君側,可以說這以孝治國,其實非常的嘲諷。
漢唐兩朝,都說以孝治國,可天家皇族都是內鬥的兇殘。
張超現在主張改成以法治國。
他是希望以後議會得到立法權,朝廷和各級政府依法治國。不過這些如今有些太過於超前,所以這些法案,也還是由內閣來提出。
“此事已經由兵部草擬了法案細則,也經過了仔細論證修改,回頭我把草案先交給你過目。”
“嗯。”
張超對於這件事情很重視,就算如今議會暫時還得不到立法權,但這法也得立起來。國家不能人治,應當法治。
“制訂法案,不能閉門造車。兵部和樞密院只是在軍事方面更加專業,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初稿後,也得廣泛徵求朝廷各部門,甚至採訪民間意見。尤其是議會兩院議員們的意見,尤為重要,他們代表的是朝廷各個階層的聲音。一旦法案最終透過,那麼就是律法,以後要依法辦事,不能隨便朝令夕改,否則朝廷權威無存,所以立法之時尤其要慎重。”
軍制,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越發的需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