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倭國不過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而已,哪裡又知道大華的強大,還妄想著螳臂擋車,那不過是以卵擊石。如今孤揮師渡海,在唐津登陸,現在九州島上的倭人貴族豪強,已經紛紛畏懼,正派人前來請降呢。”
張璟對於征服倭人很自信。
僅以軍事力量來說,大華與倭國相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而是好幾個代次。大華滅倭,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今天九州守護大名派人前來,也正代表著倭人對大華的畏懼。張璟沒有去見他們,不全是因為要來接妻妾們。
他的態度是已經決定了的,倭人只能無條件的臣服。
先繳納一筆征服稅,然後全面實行大華的律法稅賦。倭人若肯,當然一切好說,以後用大華的律法稅賦去套這些人,將他們套的老老實實的。若有誰不肯,那他也正好派兵掃除他們。
先禮後兵。
這也是分化倭人的一個有效辦法,拉攏一批,打一批,這樣能更有效更省力。
坐上打著東宮太子徽號的馬車,一路回到了唐津城。
唐津城已經在擴建之中,城牆在加固,在城外的後山上,還在修建太子行宮,那裡將修一座獨立的宮城,做為未來太子的行宮。
將太子行宮修在山上,也更有安全性。
而以後管理扶桑的各衙門,則在唐津內城之中。
在現在的城牆外,還要新建一座外城區,外城區將有工坊區、住宅區、商業區,還將興建學校、文廟、武廟、球場等等。
周邊還要建立軍營、衛堡。
唐津城以後會成為統治倭國的中心,肯定會很繁盛。
李麗質坐在馬車廂裡,掀開馬車窗簾的一角,看著車窗外的街景。很有中原味道的城市和街道,甚至商鋪的招牌和幌子,都是漢字。
賣著各種商貨的鋪子,商鋪裡的那些華商。
太子坐在一邊閉目沉思,李麗質也只看著街景不說話。
離開了公眾視線,夫妻倆似乎一下子又生分了起來。
李麗質心裡很想父親,不知道同樣在中原之外的父親如今怎麼樣了。他在那更遙遠的美洲,帶著武媚和小兒子李弘,一走就是一年多,至今沒有音信。距離太過遙遠,船隻一年才往返一回。
想起以前和父親李世民在一起的時光,真的恍如昨日,又似乎極為遙遠。父親在時,那時還是大唐時代。
她是皇家嫡公主,受盡寵愛。
張超還是朝中重臣,張璟是大臣之子,有教養長的也高大英俊,兩人還是打小就訂下的婚。
結婚前,兩人也常能見面,感情說不上好或壞。她打小就知道,自己將來會嫁給這個男人,越長大,越沒有其它的想法。
一切按部就班,長大、嫁人、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