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時候,高盧北部的蘇瓦松附近還有一個與帝國其它地方隔離,但依然忠於羅馬的飛地,後來克洛維一世帶領法蘭克人戰勝了帝國北部高盧的最後統治者西格里烏斯,使得法蘭克人的統治擴張到了盧瓦爾河以北地區,並建立了法蘭克帝國。
克洛維一世以自己祖父的名字將王國命名為墨洛溫王朝。
在當時,墨洛溫王朝其實不過是眾多法蘭克小國中的一個,他一面接受了羅馬的管理機構,一面消滅其它法蘭克小王國,建立了一個日耳曼人羅馬人的國家。
此後,克洛維東征西討,將王國擴張很大,他征服了圖林根,征服了阿拉曼尼人,征服了第戎,後來還戰勝了西歌特人。
克洛維在擴張的時候,沒收被殺或逃亡地主的土地,收為王有,他用這些財產以鞏固王權和繼續擴張,成為了最大的地主。
透過將土地贈送給其它貴族來收買人心,並最終建立了法蘭克人的采邑制。
克洛維後來還皈依基督教,接受洗禮,獲得天主教會的支援,使得法蘭克人受到當地高盧人和羅馬人的支援。
克洛維一世死後,他的王國被四個兒子瓜分,雖然後來不時的得以統一,但按法蘭克人的制度,每代國王死後,都由其兒子平分國土,這個制度,讓法蘭克王國混戰不斷。
在三年前,達格貝爾一世死後,克洛溫得以繼承一個統一的王國,王國並沒有被瓜分。
但被稱為克洛溫二世的他,卻沒能馬上掌握實權。
國家的實權掌握在了宮相和王太后的手裡。
當了三年的國王,卻依然難以真正的掌握實權,克洛溫二世是不滿的。他曾經也並不想當國王,但他們非要他當。可當他當了國王后,卻又掌握不了實權。
本來,他希望羅馬帝國能夠幫助他掌權,可羅馬人只是希望法蘭克幫助他們一起對付阿拉伯人,對於改變法蘭克的現狀並不是很用心。
他又寄希望於教會。
但教會還是讓他失望了。
克洛維二世希望能讓法蘭克做些改變,他希望國王能夠重新掌握實權,也希望國王死後不再讓兒子們平分國土,而是設立一個太子來做為統一國家的繼承人。
他甚至希望能夠學習東方先進的大華帝國。
羅馬人既然不支援他,那他就來找大華皇帝,連羅馬的皇帝都是來求助於大華皇帝,那他何必還去求羅馬皇帝呢。
北苑。
春暖花開,桃花朵朵綻放,鴨子在水裡暢遊著。
皇帝張超坐在桃樹下喝茶,一群小狗仔正在翻滾嬉戲。
這些狗一隻只胖乎乎的,有尋常土狗那麼大,卻又明顯還是幼崽。毛特別的長,感覺像狼又像熊,它們的頭很寬,耳朵呈三角形,嘴既不顯得長,卻也不顯得粗短,顏色則有灰色也有黑白還有紅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