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黑工一個月只要五百文錢,那幹嘛要請一個至少要一月兩千的工人呢?
這其實也就是市場需求。
除非大華公開把這些胡人排除在勞動保護法案之外,那麼大華就不可能開放大量胡人來華務工。
黑工不但對那些商人有利,同樣也對朝廷有利。
所以張超對黑工的態度還是很實用的,睜隻眼閉隻眼,對於那些過於苛刻對待黑工的商人、作坊,要打擊查處。但如果不是特別過份的,大華也就當沒看到。
“對黑工要管理,但要把握好度。其一,要嚴打黑工的犯罪問題,一旦黑工有違法犯罪的事實,立即要個偵輯查處,該勞改勞改,該處決處決,該流放就流放。”
“另一方面,對於那些把黑工過份壓榨,甚至是把黑工當奴隸賣的,要堅決予以打擊,我們要做到基本的保護。”
張超的態度清晰的擺在馬周面前。
朝廷對偷渡黑工,要監管,但不取締。
“賓王,你好像對這有些猶豫?”張超問。
馬周嘆惜一聲,“臣只是感覺這樣做有些不夠仁義!”
話很直接。
張超笑了笑,馬周說的沒錯,事情的真相有時很殘忍。
“我們需要仁義,但也要考慮仁義的施給物件,我們首先得保證大華的強盛,其次要保證漢家百姓。”
不管怎麼說,這個時代博愛只能當口號喊喊,仁義也不是那麼隨便的。張超要讓大華強盛,最緊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保證漢民族這個主體對他的支援,只有保證漢人的利益,大家才會支援他。
金字塔結構是最穩固的。
這個時代也不適合說搞平均主義,那是不可行的。
大華現在有一個強盛的漢民族群體,也有兩千萬異族為主的奴隸階層,而現在又有了一個更全新的階層,無數偷渡客黑工。
大華社會的頂層是皇帝,然後是皇族和分封貴族們,再然後是官僚士大夫集團,再是那些新興的工商資本家地主們,再然後是千千萬的普通漢家百姓。
再往下就是那兩千多萬奴隸階層。
現在奴隸階層並列的,又有了數以百萬計的偷渡黑工。
“賓王,天下大同只是一個美好的目標,我們都知道要實現他,還需要無數的努力。在現階段,我們還無法做到說把這些黑工,都接納成為我們大華的子民。”
難道大華要把那些願意來的人都接納了,然後給他們分田分地?聽起來似乎解決人力需求的好辦法,可這對那些胡人來說是好事,對漢人來說卻是壞事了。
他們憑什麼就能直接享受到這樣的好處呢?
張超考慮的比較複雜,也比較長遠,他是不會這麼輕易的讓無數中亞歐洲的難民跑到大華來享受的。
有黑工給他們打,也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