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1358章 宮廷侍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58章 宮廷侍衛 (2 / 3)

哪怕一年只種一季,這收穫也極喜人了。

對於朝廷的宰相們來說,如何讓窮人吃飽飯,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如張超這種鉅富,朝廷根本不用怎麼管,他們每年還能為朝廷創造許多稅收。而那些中產地主、中產商人、甚至是自耕農,日子也都能過的比較好。

最讓朝廷負擔重的還是那些貧困地區的窮人,如何讓他們吃飽飯,過上溫飽日子,相當重要。

窮則生亂。

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為什麼每天開國之初,總是國家凝聚力強,王朝末,則矛盾重重,國亂不止。國之初,往往是財富再分配,甚至土地的再分配。土地是重要的生產物資,在農業社會,有土斯有財,有土也就有溫飽。

百姓能吃飽飯,窮困的人少了,也就不容易生亂。

相反,王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百姓失地,成了佃戶,窮人大增,若是再遇災荒,窮人連半點抵抗能力都沒,如果朝廷再腐敗一些,救援不力,則餓肚子的百姓就要造反了。

所以說到底,國家亂不亂,不是看有多少有錢人,甚至都不是看朝廷國庫有多少,而很大部分原因是看窮人有多少。

什麼叫窮人?

吃不飽飯的就是窮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就是窮人。

“玉米也要收穫了,據估計玉米的產量不會比土豆低多少。還有紅薯,產量只怕比土豆還要高。”

紅薯不如土豆更能充當糧食,但紅薯可以用來養殖牛羊豬馬,可以做飼料。

“陛下,土豆能加工為澱粉,可以做成粉條利於儲存。玉米則更好儲藏,可以直接脫粒儲藏,也可以加工成玉米麵粉儲藏。”

民以食為天,涉及到糧食,總是大事。

“國有三年之糧,可稱穩,國有六年之糧,可稱富,國有九年之糧,方可稱強!”房玄齡撫須嘆道,“有此美洲帶回來的作物,大力推廣,則大唐那些貧瘠的土地也能變成糧倉,那些缺雨多旱的地方,也不用擔心糧食不足了。”

過去朝廷為了糧食,可謂費盡心機。不說貞觀初,國家糧倉空虛,戰亂剛止,又遇大旱災和蝗災,結果最後想盡辦法,連蝗蟲都捕了做成救災餅。可就算如此,那兩年也餓死了十幾萬人。

甚至朝廷遷都山南,也有很大原因是因為關中難以供應京師那麼多人口的糧食,而從東南轉運糧食入關,耗費太大,轉運艱難。

遷都後,朝廷為了保障關中的糧食需要,以及保證隴右朔方的軍糧安全,甚至不得不下令,禁止關中的糧食出關,糧食只准備入關不準出關。

河北、河東,這些北方軍事重地,也都先後實行這種糧食政策,不準糧食出境,只許入不許出。

這些年靠著江淮、嶺南、琉求等地的糧食,朝廷總算是沒在糧食上再困窘過。但依然有不少土地貧瘠地區,每年還得調糧進去,以保證城鎮的用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從今夏開始,天下各道州縣,應大立宣傳推廣土豆、玉米、紅薯的種植,在那些比較貧瘠的沙地、旱上、山地、坡地上,推廣種植這些新作物,增加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承乾也高興的作出指示。

心情大好的承乾,乾脆宣佈,今天中午就在這農莊上吃飯。

也不用準備別的,就用土豆、玉米做。

什麼炒土豆絲、炸土豆條、烤土豆片、煎小土豆、蒸土豆泥、燉土豆塊,蒸玉米、煮玉米,今天就吃這些了。

廚子的手藝還是不錯的,是宮廷御廚,一樣土豆一樣玉米,愣是讓他們做出了好幾十道菜。

酸辣土豆絲開謂,香煎小土豆有味道,嫩玉米湯很甜。

承乾吃的很高興,宰相大臣們也都挺高興,這土豆玉米真是既能當飯,又能做菜,相當難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