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1238章 張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8章 張超 (2 / 3)

四道一領,可不是簡單的四道,而是讓他們的戰略形勢非常安全了。

有五嶺和武夷山為阻,他們現在北邊猶如有了一道堅固的長城。

“還有一個好訊息,目前我們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八萬。”李超繼續道,“其中廣州五萬,福建、琉求兩萬。廣西還有三萬,另外張樞密使和崔將軍率領的八萬兵馬,除兩萬留守扶南,剩下的五萬,馬上就將到達廣州。”

張仲堅和崔琰五萬人馬一到,加上廣州的五萬,那麼他們就有十萬之兵了。

喜訊連連啊。

他們已經得到訊息,皇帝任命李績為南征元帥,統領江淮各道十萬兵馬南下,另還會有水師從海上來。

“李績不足為懼。”李超很自信的道。

李績打仗的本事很厲害,但戰爭勝負並不僅僅取決於指揮。

控制了整個嶺南、福建之後,李超現在可以說已經不懼李績了。

“我預計李績肯定是集中一路而來,其行軍路線,其實很好判斷。”

從秦發五軍徵嶺南,到漢武大軍攻南越,都是那幾條路線,必須五嶺。

除了這幾條路線,就只能從海上來了。

福建那個方向是不太可能的,沒路。

而五嶺,由東向西,分別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和越城嶺。

五嶺既是山名,同時也是入嶺南的五個途徑,是五個孔道。

“秦平南越,鑿越城嶺開靈渠道,作為重要的軍需動脈,也奠定了此後西江支流賀江與西江匯合處的廣信,成為早期嶺南的文化經濟中心。秦以後,則大瘐嶺道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李超為承乾他們介紹嶺南特殊的軍事地理。

五嶺之於嶺南,就好比於是陰山、燕山對於河東河北的屏障,把中原和草原分開。

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北方,也是有跡可尋的,這個跡,便是那些山谷孔道。就比如河東內長城的雁門、軍都等關。

大瘐嶺位於廣東南雄烏徑和江西信豐之間。

這條路跨越數百米山地,崎嶇難行。此前,李超和承乾曾經計劃開鑿一條新路,來取代舊路,讓江西與廣東之間更加交通便捷,以贛江連通廣東的貞水,直通珠江到達廣州。另一邊,贛江連通長江,再經漢江抵達漢京。

修建一條大唐京廣交通線。

只不過還沒來的及施行。

歷史上,中唐時開鑿了這條新路,路面寬達六丈,道路平整,從此大瘐嶺通道就成為五嶺諸通道中交通最為繁忙者,據說到了宋代時,高峰時每天有萬人過梅嶺古道。

大軍南來,可不僅僅是通行這麼簡單,一支十萬人的軍隊,所需要攜帶的糧草補給裝備是相當驚人的。如果沒有好的道路,這支軍隊其實就是廢的。

因此,李超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李績的進攻路線。

本來聽說李績打算兵分五路來攻,可李世民卻要求大軍一路突進。

李世民太急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