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呢?使者來召我們回京,我們若是回京後呢?”
“很明顯,若我們回去,太子肯定保不住儲君之位,我肯定也會人頭不保。我最擔憂的,還是因為此事,朝中新政將會有大變。也許陛下會改變分封之制,或者會因此廢除議會。”
李超直言不諱,“我不會回京,也不會讓太子回京。我既不想丟了性命,也不願意看到我們這麼多年的努力功虧一簣。”
“那你想怎麼應對?既然皇帝都在御前會議上說出了我們謀反的話,只怕這事情不會這麼輕易算了。”
李超道,“這次是動真格的了,皇帝已經圍了我漢京的府第,派兵查封我的各個產業,暴風雨已經來臨了。”
崔琰坐在一邊沉默。
這些訊息很震驚,可既然李超都很淡定,他沒理由更恐慌。遇大事,更需要冷靜。
他只是心裡很擔憂漢京的妻兒,還有姐姐和外甥們。
“皇帝的使者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到來,我們現在還有時間。張叔,我和太子已經談過,太子也不打算回去,他同意舉兵。”
張仲堅捋了捋卷鬚。
造反他不怕,但用什麼口號呢。
太子造皇帝的反,這可不是好事。
“護法,清君側!”李超說出了五個字。
不能直接說皇帝不行,也不能直接打出太子造皇帝反的旗號,那樣的旗號缺乏大義名份。
“我們就說皇帝身邊有奸臣蠱惑皇帝,進讒言要皇帝廢太子,停新法,撤分封,罷議會。我們舉兵,是為了護法清君側!”
如果僅僅只是造反,還是兒子造父親的反,是奪皇位,只怕沒多少人會支援他們。
但如果是護法,是清君側,說反的不是皇帝,而是朝中的奸臣,這可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不立即登基嗎?”張仲堅問。
李超搖頭。
現在太子在嶺南登基,沒有半點好處。
“我們這是一場護法運動,一場正義的護法戰爭。在清除君側奸臣之前,太子不會登基,太子將以監國之名。”
確立起兵的口號,這是第一要務,這是行動的綱領。
沒有這個,就師出無名,得不到別人的響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