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器監也不斷擴建軍工坊,產能大大提高,李家的鋼鐵廠更是源源不斷的提供著優勢的鋼鐵材料,保證了材料的供應充足。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卻只給了李超一千套半身甲,還說沒材料,這許敬宗都不好意思說這瞎話。
說白了,還是皇帝故意找理由,不給李超裝備。
能給這些,已經都不錯了。
“戰馬呢?”
“這個得找太僕寺,他們管牧場和戰馬。”許敬宗無奈。
李超估計自己去買馬,也肯定買不到多少。其實戰馬這東西,李超倒不缺,整個大唐現在都不缺戰馬,優良的牧馬場很多。好馬能方便的買到,自己再訓練一下就行。只不過坑爹的是,朝廷這方面也有禁令的,領主們的戰馬也只能在朝廷這買,不能私買。
“火槍、火炮呢?”
“這個朝廷沒有庫存。”許敬宗攤手。
騙鬼,朝廷現在只有一個神機軍裝備有火器,朝廷有專門的火器監,怎麼可能沒庫存。
不過也無所謂了。
他今天獅子大開口,其實也根本沒想過真要拿到幾萬套軍器,他甚至都沒想過要招募幾萬軍隊。
李超真要招募軍隊,完全可以如他的那支南洋海軍一樣,在海外招募訓練,沒必要那麼高調。
就是軍器,李超也不需要指望朝廷購買,他在南洋已經有一套軍工體系,大到火炮火槍板甲,小到橫刀長矛,完全能夠自產。
別忘記了,李家可是大唐最大的鋼鐵產家,有好鋼好鐵,還怕造不出裝備?朝廷的板甲製造工藝,都是李家提供的技術。
今天不過是一個試探。
看看李世民的態度。
他先漫天要價,然後再等李世民殺價,然後他接受。
李世民以為他妥協了,也能暫時安下心。
這也算是一種心理攻勢,如果李超一開始建個一萬人的私軍,皇帝只怕心裡不安。但如果李超開始說要建十幾萬私軍,最後答應皇帝只建一萬,那皇帝心裡感覺可就不同了。
萬把人馬,分到各個領地,其實也沒多少。
李超暫時不打算改變現在領地的軍隊情況,少量僱傭兵,配以大量民兵。平時民兵們耕種生產,農閒時訓練,領地有自保之力,也不容易引起朝廷的過份擔憂。
一支數量不多的僱傭衛隊,暫時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