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多數貴族,其實都只有很少的兵力。
有些男爵,有幾十裡甚至上百里封地,兵額一千。但許多男爵封地上的領民都沒幾千,怎麼可能兵額一千。於是都是採用的領地騎士分封辦法,一共男爵可能有一二十個領地騎士。
每位領地騎士各領有五十名民兵,算起來,倒也有千名民兵。
平時,男爵手下也就另有一些家丁部曲。
也只有灞上李家這樣的豪門,財大氣粗。李家在西域佔據著極好的大宛谷地,六百里的地盤,七個伯爵領,每人擁兵兩千。
每個伯爵堡有五百常駐家丁,下面還有四五十個領地騎士,擁有著兩在的民兵。
李超其實完全有能力自己生產軍械鎧甲,但朝廷在這一塊管控的較嚴,誰敢過線,必然惹怒李世民。
李超也得來軍器監採購裝備,裝備按兵額上限限定,但這次李世民又加了一條,領主們有多少兵,就給多少裝備。
這個兵指的是那些招募計程車兵,民兵是不算的。民兵裝備也賣,但只能賣一些輕量武器裝備,什麼陌刀、馬槊、重弩、火炮是不可能的。
民兵不算兵,招募的僱傭兵才算兵,李世民的這一條規定,對領主們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如此一來,成本最低的民兵,受限於裝備,戰鬥力必然不高。
而僱傭兵雖然可以採購到軍械,可養一個職業僱傭兵和一個民兵的成本那就天差地別了。一個男爵,朝廷真給一千兵額,可真能養的起一千的有幾個?養一百個僱傭兵,都不容易了。
李超倒是不缺錢,但他也缺人。
大宛實在太遙遠,招募領民都不容易,更別說還要招募大量士兵了。
灞上李家現在二十多個爵位,如果兵額都招滿,各領地能湊起好幾萬軍隊,以朝廷現在軍械裝備的價格,簡直是黑了心。
李超要真按正規軍的建制買幾萬人的裝備,都能讓灞上李家大出血,起碼得上千萬貫的軍費。
而要維持這樣一支幾萬人的僱傭軍,一年的軍費平均一個士兵起碼得五十貫不止,一年下來還得一二百萬貫。
這也算是朝廷的一個陽謀了,給你兵額你也養不起。
民兵成本便宜,但朝廷不給你好裝備。此外,朝廷也是有明文規定,民兵也不是免費徵召的,領主要徵召民兵訓練、作戰,都得支付民兵們薪水,甚至還要額外給朝廷一筆錢。這是按人頭算的,相當於領主付給朝廷的租金,相當坑爹。
“趙王準備訂購多少軍械?”許敬宗笑問。
我的趙國領先訂一萬套領地衛隊裝備,另外加一萬套民兵裝備。洛國領五千套衛隊裝備,五千套民兵裝備。大宛谷地七伯爵,一萬四千套領地衛隊裝備,外加一萬四千套民兵裝備。另外我家大郎是郡公,二郎三郎還有十一郎是縣公,他們四個兵額各三千,加起來是一萬二。其它兒子還小,雖有封地,但現在反正也還不能就藩,封地也安全,就暫時一人只要一千套吧。”
許敬宗愣在那裡。
秦瓊等一群勳貴愣在那。
軍器監官員們全愣在那。
開玩笑?
李超現在有二十一個兒子,他還有一個爹和五個兄弟。這麼一算,李家現在有二十八個爵位,哪怕是才幾歲的孩子,也一樣頂著子男爵位,侯伯更是多達十幾個。
還有一個親王和一個國公,一個郡公和四個縣公爵位。
六個侯爵、十個伯爵,另加兩個子爵、三個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