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取消死刑!”
更有人提議朝廷要取消流放,取消株連並坐。
一百份議案裡,估計能有一份靠譜點的,但真正算是優秀提案的,估計幾百份裡能有一份就不錯了。
而這麼多提案,要如何審議?
五千多議員坐一起商議?
那還不吵成菜市場。
“趙王,還不走?”江夏郡公李道宗路過,看到李超還坐在那,停下來打招呼。
“陛下把貴族院交給我們主持,這次又是第一次大會,若是弄不出名堂來,我們可交不了差。”李超無奈的攤手,“郡公若無急事,不如坐下來聊會。”
大唐宗室裡,現在李道宗算是唯一一個地位較高的宗室了。他是李世民的堂弟,兩人年紀差不了幾歲,早年又一直是皇帝的堅定支持者。雖然復辟之亂時,犯了點錯,但後來也是將功贖罪的。
這次議會建立,李超是貴族院長,李道宗是副院長,還有一位副院長是楊恭仁。三個正副院長,也是安排的很有意思,李道宗是宗室,楊恭仁是前宰相,也是前朝皇族,關西大閥弘農楊氏家族出身。
李超自然不用說,議案的幕後推動者,也是大唐的頂級勳臣。
這三位院長,關係則又不算很親近,也算是可以互相制衡。
“江夏公,說實話,這議會初開,我也沒多少經驗,這可不比以前嶺南地方議會,完全不同啊。你看現在,這上萬份議案擺在這裡,我們這次只有十天時間。十天後,我們如何向朝廷提交最終議案呢?”
李道宗這幾年也一直在封地,他的封地原本在漠南,但後來李世民改封他到了信度。也就是印度河流域,後世是巴基斯坦了。那地方雖說土地肥沃,但離中原太遙遠了。
李道宗對此心裡雖不高興,但也沒敢說什麼。
李家的幾大名王,李孝恭因參與復辟被殺,一家子都被殺了。李神通,則是病死了。死了幾年了,但李道宗對此事有些懷疑,李神通的病並不嚴重,雖然輩份是他叔父,但年紀也不算大,說死就死了。
他暗中懷疑,其實是因為當年傳聞漢京之亂時,皇帝和太子是死在他們叔侄手裡,所以皇帝最後巴不得他們早死。
“趙王如果不知道要怎麼弄,那某就更不懂了。”李道宗笑呵呵的道。
李超也知道,要指望這位來幫他帶好議會,很難。
但涉及到議會的重要事情,還是得拉上他的,畢竟他是個副院長。
“江夏公,我呢是這樣想的,陛下予貴族議員們議政機會,讓大家提出議案,這可是陛下的信任啊。我們可不能辜負陛下的信任,但現在議院這個樣子,也是做不了事情的。因此呢,我打算把議員們分成多個代表團。”
“我們還可以考慮從各個代表團中選舉幾名議員,組成評議組。”
這樣一來,李超就是想把這貴族院裡實行代表團會議和小組會議,實行團組審議。
先由代表團會議,初步審議議員們的議案,然後再由小組複審。
甚至為了提高效率,還可以把代表團分成多個小組,由小組先初審,代表團再複審,然後是由那個各代表團裡推選出來的組長們,再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