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唐人對於羅馬瞭解的並不多,畢竟那麼遙遠,他們更分不清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和東西羅馬帝國的區別了。
現在所說的羅馬,是東羅馬帝國,而在後世的歷史上,為了與羅馬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便把東羅馬稱為拜占庭帝國。
但事實上,歷經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直至滅亡,他們自己都從不曾稱呼過自己為拜占庭。
羅馬帝國建立是在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成帝的時候,羅馬帝國建立的時候,西漢已經快要被王莽篡奪了。
而羅馬共和國建立的時候,則更要遠溯到中國的春秋之時,羅馬共和國建立時,孔子正開壇設教,廣招弟子。
不過羅馬共和國也不是羅馬的最初,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暴君,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才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從羅馬王政時代,到羅馬共和國,再到羅馬帝國,再到羅馬一分為王,羅馬在西方,可謂是一個強盛的文明代表。
羅馬是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擴張強大起來的,最早羅馬也只是一個城邦的概念,後來擴張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的大國。
到中國西漢末年的時候,羅馬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了帝國時代。
四百年後,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八十年後,西羅馬在內憂外患下滅亡,而東羅馬卻在近一千年後才被奧斯曼攻破君士坦丁堡滅亡。
“殿下,中原對羅馬古稱大秦,後稱東羅馬為拂菻,羅馬,正是絲綢之路貿易的終點。我們認為羅馬是個與中原一樣發達的文明王朝,於是稱其為大秦。”
承乾笑了笑,“看來以前我跟老師學的地理和世界歷史不夠認真,今天再補補課。”
“當今的東羅馬皇帝,是弗拉維斯、希拉剋略。這位皇帝其實是一個開國皇帝!”
承乾愣了,“開國皇帝?東羅馬不是應當已經立國二百餘年了嗎?”
“確實如此,但又並非完全如此。”李超繼續為承乾講解,“希拉剋略的父親是莫里斯皇帝時期同波斯篡位者赫拉姆交戰中的關鍵人物,戰後,莫里斯任命老希拉剋略擔任阿非利加省督。”
“這麼跟你說吧,就是在幾十年前,東羅馬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在大約三十年前,一支軍隊叛亂,他們喊著反對皇帝的口號,向都城進軍。這支隊伍由一位百夫長率領,在都城百姓的支援下,這支由百夫長率領的叛軍迅速的攻下了首都,並將皇帝莫里斯和他的子民以及朝廷裡敵視軍隊的代表大臣,都推上了斷臺頭。”
“那位百夫長,也一步登天成為了帝國新皇帝。”
“啊?一個百夫長就這樣兵變成功了?”承乾覺得不可思議。
百夫長啊,而且還是從地方叛亂,一路打進都城的。羅馬帝國不是非常強大,疆域廣闊嗎,怎麼一個百夫長就給把都城攻下,把皇帝殺了呢,皇帝不會逃跑嗎?
他想起上次漢京之亂,太上皇藉著新政惹得許多舊閥世家官僚不滿之機,復辟做亂,得到無數人支援,拉起了幾十萬人馬,結果都還沒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