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把如今五姓七家領袖的博陵崔氏第為第一等,崔氏為姓之首,博陵崔家的家主崔幹家族則成了第一族。
至於皇家。
皇族是出自隴西李氏,因此排在了第五。
“第五?”李超再次笑了。
堂堂皇家,你給排在了第五。
五姓七家,算是最後一名了。
李超笑著搖頭,“怪不得陛下會退回,你們連陛下的心思都沒弄明白。你認為,陛下為何要弄這本氏族志,難道就是為了給崔鄭捧起來?”
馬周捏著自己的鬍子,也是無奈。
“三郎為我分析分析!”
李超望著馬周,“你先說下你現在的想法。”
“我覺得陛下修氏族志的本意,是為了抑制士族,尤其是關東士族!”
“錯錯錯!”李超連說了三個錯字,“你大錯特錯矣。如果你按著現在這想法再修氏族志,回頭肯定還要被陛下退回的。”
“為何?”
“因為你們到現在都還沒有弄明白陛下修氏族志的真正本意!”
馬周這下茫然不解了。
“你得先跳出氏族志本身,先看看陛下提出修此氏族志的環境。陛下是在什麼時候提出來的?為什麼早不修晚不修,要在這個時候修?”
李超見馬周不說話,便直說道,“武德時朝廷沒說修氏族志,貞觀前三年也沒說修,陛下此時卻說修氏族志?眼下是什麼時候?武德四年底,剛剛經歷了漢京之亂後沒多久。”
“而且今年朝廷剛舉行了科舉改革之後的,第一次科舉縣試,錄取了五萬名秀才。”
“還有一件事情,朝廷今年還平定了嶺南兩次地方豪強做亂,改羈糜為直轄。再又有,湖南梅州蠻叛亂,朝廷大軍入湖南·····”
······
“現在,你結合這些事情,再想一想,氏族志這個時候修是不是與這些事情有關聯?”
馬周似乎頓悟。
漢京之亂,大批關隴舊閥和關東士族受到牽連。科舉考試,也更是完全打破了士族的壟斷,大量的寒門地主階層正在靠著科舉入仕,嶺南、湖南等發生的事情,也表明著舊地方豪強在沒落。
“文遠,陛下是要重新調整士族?”
李超笑著道,“陛下可不止是要調整士族,他是要全面調整整個大唐的新舊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