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他們到達的第二天,附近的那個鎮上的守軍就主動來降了。鎮子裡的百姓,更是紛紛前來迎接王師。
這態度,讓承乾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還以為這會是場艱難的深山圍剿戰。
李超倒是一點也沒有奇怪,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對於真臘來說,這裡是遙遠北方邊界,而且因為都是深山,道路難行,這裡也沒有什麼實際統治,主要就是這裡的部落對真臘臣服,每年交點土產什麼的貢物就行了。
相反,這幾年大唐加強對交州的經營,尤其是李超他們來交州發展糖業,這裡的人倒也跟著沾了些光。藉著黑河之利,許多交州商人沿河過來交易,給了他們許多方便。
在這種基礎下,這裡的人對於唐人還是很友好的,印象不錯。
而李超年前得了封地,到現在才來,可是此前已經派了許多人過來了。
打著交易之名,跟這裡的人拉攏了不少關係,統戰工作做的不錯。因此當李超一來,這些人紛紛一副喜迎王師的景象。
連駐在這裡的五百真臘士兵都直接降了李超,其實這五百兵也是這裡的土著。
在這些人眼裡,也沒有什麼國家的概念,他們只是覺得跟真臘比起來,唐人更不錯。
李超熱情的接待了前來迎接的小鎮土人,招待他們飲酒。
好酒好菜好茶招待,每人還賞賜了一些禮物。
李超席上提出登記入籍,讓他們都成為大唐子民,那些喝的微醉的土人代表也都拍著胸膛同意了。
做為回應,李超表示,他們入籍之後,原來的土地、財產、奴隸、牲畜依然歸他們所有,神聖不可侵犯。土地前三年免稅,後五半稅,以後按朝廷的兩稅法徵稅,並解釋了兩稅法和稅率,這些人倒也覺得不算高,也就答應了。
以前他們向真臘王納貢,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攤下來,比這兩稅高的多。
一番談判之後,於是這個小鎮就正式成為了大唐趙國治下的第一鎮了。
李超特賜名忠誠鎮。
這只是一個不到千人居住的小鎮,加上週邊的村寨居民,也不過五千人左右。
但已經算的上是李超領地內最大的一個鎮了。
旗開得勝。
承乾還處於一種恍惚的狀態,這就好了?
沒有戰爭,沒有徵服與抵抗?
“殿下,他們為何要抵抗呢?我們到來,又沒奪他們錢財,沒殺他們子女,這裡一切照舊,甚至以後還不用再給真臘王納貢。我們的到來,還讓這裡百姓生活更便利,更好過,他們為何要反對我們?”李超笑問。
承乾答不上來。
總覺得哪裡不對,可又說不上來。
而事實,這裡的百姓確實是喜迎王師,你看人家都圍著火堆開始載歌載舞了。
第二天,李超的隊伍便到了忠誠鎮。
說是鎮子,感覺更像是個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