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更送上,求月票啊!
漢京。? ?火然文 ?? ??. r?a?n??e?n`org
翰林院。
溫大雅召集院中學士議事。
“大家就馬侍郎的這道攤丁入畝的議案一起討論一下。有什麼就說什麼,不需要拘謹。”
翰林學士顏師古道,“我覺得此法是亂法,會害政亂民,不可行。”
顏師古是顏氏三雄的老大,與溫大雅三兄弟一樣的有名。他出身顏氏家族,學識淵博。隋朝時,為科舉進士,出任過縣尉一職。後李家起兵,顏師古和溫大雅一樣為李家所聘用。
其實顏師古是兄弟四人,二弟顏相時,三弟顏勤禮,三人並稱顏色三雄。老大顏師古在李世民御極之後,出任過中書舍人,如今升任翰林學士,負責內製。而二弟和三弟,分別為弘文和崇賢兩館學士。
他家還有個老四顏育德,少時被稱為雛鳳,如今也出仕任太子通事舍人,於司經校定經史。
可以說,這顏色四兄弟在朝中是非常有名的。
另一位學士薛收也表示,“此法萬萬不可行。”
薛收的父親是隋朝時一代文宗薛道衡之子,深得家傳,也是文學素養很高。
溫顏薛三位名氣最大的學士一表態,後面的其它學士、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們,基本上也都是這個態度了。
翰林院的諸學士,有一個特點,就都是當今朝中文才最好的一批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出身自士族。
這些士族本身也就是地方大地主豪強。
馬周的這個新法,一看就是出自李超,這擺明又是一個劫富濟貧的新法,當然不能支援。他們在朝中,難道連自己階層的利益都不保護?
一名學士道,“我們應當立即把此事奏報陛下,並表明我們翰林院的態度。堅決不能同意此等亂法推行,租庸調不可廢,均田也不可罷。”
“對,要我說,兩稅法本來就沒有必要,原本租庸調就已經稅額不低了,再徵兩稅,這是強行加稅。”
溫大雅撫著鬍鬚,這次的事情只怕並不會那麼容易阻止。
他可是從太子殿下那裡聽到的訊息,而太子的態度,卻是擺明了要支援這亂法。他不知道皇帝知道這新法後會是什麼態度,但他之前私下裡暗暗算了筆賬。
如果按這個新法推行,那麼朝廷實際上一年能多收兩千萬的稅。並且,百姓的稅賦其實大大降低,尤其是那個什麼永不加賦的名頭,真的很能唬人。
但細思一下,其實永不加賦也沒那麼的厲害。
畢竟現在朝廷一年的商稅等加起來有近五千萬貫啊,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而現在按一千五百萬課丁額固定下來,以後不再增加丁額,意思就是攤入田地的丁稅會一直是這個數。如果田地增多,則攤入每畝的稅還變少了。
不過本來朝廷就徵不到一千五百萬丁的稅,一千五百萬丁沒錯,可其中課丁也就三分之二左右,剩下的是官員、奴隸、軍人等等免課丁。
但現在朝廷卻要把一千五百萬丁,都算成課丁,來攤丁入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