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裡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不但靠著海,而且河溪也不少。城裡的魚市,每天最是熱鬧,因為魚便宜,又屬肉類,大家都喜歡購買。
有時魚太多,賣不完,也會加工成醃魚。
“一點小事,以後琉求可就全拜託範父母了,我們以後可都在父母治下呢。”柯山笑著說道,在琉求呆了快兩年,他現在也喜歡上這裡了。
柯山早幾年也存了些錢,尤其是曾經在李超的產業裡摻過股,雖然摻的不多,但每年分紅累積下來也是一大筆。
到了琉求之後,他買下了不少地,大約有五千多畝,建了好幾個種植園,主要還是種植甘蔗。今年聽李超說棉花有前景,也打算再買幾千畝地種棉花。
如今琉求的地廣人稀,土地便宜。朝廷也並不管他們購地,買再多都無所謂,朝廷已經不抑兼併了,更不用說在琉求這麼一個海外島上。
柯山買的那些地,也沒花多少錢。現在是地多,也沒有人跟他們搶地,普通移民來了,直接就可以量地分田,自己開墾,都種不過來。
一般的地主也不願意買太多地,因為買地雖然容易,但買了就得種。哪怕你荒著,可朝廷也是要按田畝收稅的。拋荒而且還要受處罰,現在到處缺人,因此地主們也不願意屯地。
柯山買下這些地,倒沒荒著,他有李家的關係,買到不少奴隸,墾荒種植甘蔗、棉花等。
如今在琉求,柯山也算是一個大地主了,他還有船,往來海峽兩岸貨運。柯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灞上的窮困府兵了,不用為了得空時賺幾個錢,就去四處鑽研。
在琉求置下的這份產業,足夠柯家以後傳家。
“履冰,你剛上任,李家也送你一份禮物。”李超放下筷子,笑著對這個學生道,“李家打算,在每一個移民屯莊,都出資修建一所小學堂,一應開支皆由李家承擔。所有的學生免費入學,學費課本費也由李家承擔。李家並設立獎學金,獎勵其中成績優秀者。”
對於地方官員們來說,政績是很重要的。
大唐官員考核一年一小考,兩年一中考,三年一大考。還有不定期的巡查考核,以及專項考核。
當官,也不容易的。一切也還要憑政績說話。
大唐地方官重四善,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就是要求官員自身的道德修養放在首位,然後是勸課農桑、戶口增長、文化教育、獄訟無冤、舉薦人才等等。
可以說,這些都是硬指標。
農業方面是首位,人口增長也很重要,然後學校教育、審案等等。
若是這些硬指標不達標,那考核成績肯定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