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 (1 / 3)

李超奏請的兩件事情,皇帝讓三院議商。

三院議商,也只是個流程,關鍵還是看皇帝的意願。其實如今的中樞三院格局,依然不改皇帝總攬裁決的這個核心。只不過,過去中書門下諸事總攬,而現在卻分成了三套班子在管三方面的事情,各管一塊,宰輔數量大增,但各自的權力卻下降了。

皇權大大增加了。

節度使衙門幾設幾廢,皆因節度使的權柄太大,這不符合貞觀以來朝廷對地方權力架構的設計。對於地方,貞觀新政以來,是在州上面增設了道一級,有了布政司、按察司、兵馬司三司結構,在三司之上還有一位宣撫使總攬。

可同時,從州到道一級,都是以文官主政,州刺史下有兵曹,道宣撫使下有都兵馬使,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能統兵,頂多也就是分管有動員、後勤、預備役、民兵等方面。真正統兵的,還是樞密院和五軍都督府,以及南北衙和兵部,還有各地的了衛府。

哪怕就是這些衙門,也是相互制衡,樞密院和五軍都督府只有調兵權,南北衙和各衛府只有統兵權,而武官任免,府兵點選、後勤裝備這些卻又隸屬兵部。

而節度使衙門,卻是節制一道甚至是數道,並且是文武兼管,這樣的權柄,在戰爭之時,為了事責統一,當然是集中一些較好。但事平,當然不能還留著這樣的衙門機構。

皇帝是絕不可能放心的,這樣權柄過大的節度使衙繼續保留,極容易出現地方割據尾大不掉的情況。

今天李超主動提出罷撤節度使衙,李世民當然樂意了。

交到三院議商,也只是走個過程。

幾乎是全票透過,宰輔們全都贊同沒有必要再保留各節度使衙門,京畿都防禦使,還有各鎮節度使,也都一律免去。

加上勤王軍解散,因此原勤王軍的各將領們,也都免去勤王軍職。

皇帝也順勢調整了一遍軍部的要職。

李靖任兵部尚書,屈突通繼續任樞密使,而秦瓊、李績出任樞密副使。劉弘基任左軍大都督,駐幽州。尉遲恭前軍大都督,駐太原。殷開山任左軍大都督,駐長安。段志玄加後軍大都督,駐襄陽,程咬金加中軍大都督,駐洛陽。

三位樞密使一位兵部尚書加五位大都督,皆加平章軍機事銜。

鎮北都護府升為鎮北大都督護府,蘇定方任鎮北大都護,駐豐州。

牛進達任安西都護,駐高昌。

李君羨任定西都護,駐洮州。

程處默任鎮南都護,駐洱海。

崔琰任安南都護,駐交州。

勤王軍解散,徵召的府兵還鄉,禁軍歸營,民夫返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