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全場寂靜。
貞觀殿前,屍堆如山。
東宮。
中書門下、翰林院、樞密院,三大衙在東宮臨時辦公,一道道內外詔令頒出。
“殿下,又有一營禁軍聽令趕到。”劉弘基稟報,
這個訊息讓大家興奮。
太子的令,和樞密院的調令,兵部的兵符還是有用的,混亂之下,這些代表著是朝廷和正統。不少禁軍將領校尉接令後迅速趕來。
目前,東宮已經聚起了五千多兵馬,再加上各府的家丁等,此時東宮勉強有八千人。
“屈突將軍,我們現在有八千人,可否前往紫微宮?”太子問。去紫微宮接皇后的人到現在還沒回來,越來越多的訊息表明,太上皇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他們已經前往紫微宮,皇后可能被困。
“殿下,現在外面形勢不明,紫微宮可能已經落到太上皇的手裡,我們現在離開東宮,太冒險了。我們應當堅守東宮,儘可能的調集更多南北衙計程車兵前來護衛,然後號召其它地方的兵馬勤王。”
等皇帝肯定是來不及的。
太上皇這邊厲害在早有謀劃,拉攏了太多對新政不滿的貴族勳戚官僚等,這段時間京城空虛,許多禁軍都暗中倒戈。
那些本來應當是看守太上皇的大明宮禁軍,都多半倒戈過去。這種情況,是原本絕不可能的。
不過太子這邊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也還有自己的優勢之處。不管怎麼說,太上皇雖然曾經是皇帝,但畢竟是曾經的皇帝。
他復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可朝廷中樞,卻還是站在太子這邊的。
在這亂紛紛的時候,中樞幾大衙門的命令,有時候很重要。
“可是母后。”承乾擔憂的道。
“皇后不會有事的,太上皇就算佔據了紫微宮,也不可能對皇后無禮。”怎麼說,這也是一家子人的內訌。當初玄武門之變,皇帝沒殺太子和齊王,也沒殺太上皇,那麼這次,他們也不應當殺長孫皇后。
“殿下。”
馬周帶著一個人過來,“這位是趙國公府上家丁教頭,武藝高強,讓他留在殿下身邊,貼身保護殿下安全。”
承乾認識柯慶,知道這人確實是趙國公府上人。
“柯教頭,你怎麼在京城?”
“殿下,主母去武山當度假,讓我留下照看府邸,聽聞宮中生亂,我護送馬相公家眷過來的。”
承乾嘆惜一聲,“若是太保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