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近的,兩三天時間就能抵達了。”
“不可能吧,離江東沿海這麼近的話,又是這麼大一個島,沒理由中原一直沒有控制發展那邊啊?”李績也驚訝問道。
海南島比這個琉求島還小點,離中原也不算遠,因此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原王朝就一直控制著海南島了。可這琉求島如何也只三天水路,沒理由卻一直沒有佔據開發啊。
“那島莫非都是窮山惡水,不宜居住?”
“不,那是個寶島,氣候宜人,適合耕種。真開發了,島上住個百萬人口都毫無問題,還能往外供糧呢。”
“不可能啊,如果真有這麼好,為何中原千百年來都沒控制那裡呢?”李績覺得事情很奇怪,那島上又沒有什麼強大的國家,當年陳稜帶著萬人上島,可是把土著打的大敗。
當時土著王允斯渴刺兜派兵拒戰,張鎮周直接就擊潰了,一路打到他們的都邑。小王允斯老棋領兵來戰,又被陳稜擊敗。打到對方都邑下時,對方大小王不過聚集了幾千人而已。陳稜敗其大小王,破其都邑,還擒了老王之子搗槌,俘獲了好幾千男女而還。
一萬兵馬渡海而攻,能夠直接破都城擒王子,這在李績看來,這島上夷人實力極弱,還不如西南山裡的那些獠蠻呢。那些獠蠻部族,稍大點的寨子,估計都比這山夷勢力強。
“茂公也是有道理的,其實流求與江東海邊確實只隔三百餘里海峽。只不過這條海峽雖窄,但風浪十分強烈。尤其是在冬季,偏北的季風強烈,幾乎三天兩頭颳大風,大風吹起巨浪,能高達兩三丈之高。”
“夏季的時候倒是風力較小,海峽平穩。可是在六七月的時候,颱風又是盛行期,颱風一過,就會帶來暴雨巨浪和風暴潮。而且,還經常會有大潮。”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這三百里海峽,卻一直阻礙著古時大陸與寶島的往來。因為一般人掌握不了這些規律,那時的航海技術等也不足。
三國時雖然也曾大部隊上島墾荒,但往來交通還是很不便。
正因為種種原因限制,所以寶島一直沒能像海南一樣,早早的得到開發和控制。直到現在,那裡還是一些山夷土著在相互爭鬥獵頭呢。
不過那些困難,對於李超來說並不難。
首先南洋公司有新式的風帆海船,風浪雖大,也不怕。再一個,李超早就讓南洋公司的船員在觀測海峽的水文情況,尋找合適的航線。
現在,李超的船已經多次成功的登陸寶島。
李超的船現在可以輕鬆的避過風浪、颱風、大潮,有安全的航線,還有合適的登陸港。一句話,李超已經打寶島的主意很久了,他已經為殖民寶島做足了準備。
李超曾經向李世民提過,說開發寶島。
但李世民明顯對於那遙遠東海上的一座小島不感興趣。
現在李超準備自己去殖民。
南洋公司由多個大家族投資合夥,還有許多商人百姓也持有公司股票,這家公司財力雄厚,而且有船有人。
如果去開拓寶島,完全沒問題。
島上的那些山夷土著,還過著原始社會呢,根本不是他們開拓者的對手。
“我們真去種甘蔗?”李績總覺得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李超笑笑,種甘蔗是要種的,但這不是主要目的,李超的目的是那裡的人和土地。
相比起朝廷給他的那些封地,寶島的更好啊。
那才是一個真正適合家族發展的地方。
“我們殖民開拓琉求,把山夷捕捉為奴出售,各位也知道,如今大唐對於奴隸的需求是極大的。只要有強壯的奴隸,那是極賺錢的。這琉求距離江東不過三百里,我們如果能捕捉山夷為奴,那麼能大大降低運輸的成本,利潤能提高許多。”
“再一個,把山夷清除後,那這富饒的大島,可就是我們的了。那裡有富饒的土地,有豐富的木材和礦產資源,銅、鐵、金、銀都有,想想看,到時我們在那上面建立甘蔗種植園,建立水稻種植園,建立糖廠。還可以開礦、伐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