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好地主> 第897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7章 (2 / 3)

發兵三十萬徵高句麗。

這是第一次徵遼,這次楊諒雖是主帥,但實際上是由宰相高穎指揮,王世積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戰將。

三十萬大軍,兵力上也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高穎,雖然是宰相,但他用兵籌劃方面非常厲害,每次以長史之名隨軍,實際上相當於總參謀長。他打過的大仗很多,事實上,當年隋朝兩個有名的宰相,高穎和楊素,都是那種出將入相的牛人。

可就是這樣的牛人,結果在遼東來了個大敗。史載,他們是夏季入遼,結果一進遼,就遇暴雨,接著是瘟疫,病死無數,然後因雨毀路,糧草又跟不上。還沒跟高句麗人開打呢,就已經損失了七成兵馬。

最後,這一次東征,無功而返。三十萬大軍,能活著回來的,只有兩三萬人。

這一次後,楊堅就不再提徵遼了。

後來楊廣又三徵遼東。

三次都是御駕親征,調集的東征兵馬更是驚人,大業七年到八年的第一次徵遼,楊廣調動的戰兵、輔兵多達一百一十餘萬,號稱史上發兵最多的一次戰役。

但結果楊廣指揮錯誤,導致這次東征失敗,不但遼東城沒奪下,派出進攻平壤的八路大軍三十萬人馬,輕敵冒進,被高句麗人大敗,幾乎全軍盡沒。

最後楊廣也不得不撤回。

大業九年,楊廣再次率領數十萬大軍親征。這一次,眼看就要成功之際,可楊素之子楊玄感,這個本來在後方黎陽負責糧餉的大臣,卻發動了叛亂,一路打到洛陽城下。

結果楊廣不得不放棄即將攻下的遼東城,匆匆回朝平亂。

平亂之後,大業十年,楊廣再次東征,可這次大隋已經四處亂起,到處流民起義。

高句麗人也被隋朝的不斷進攻打的元氣大傷,只得上表求饒稱臣,楊廣那時也已經無力再滅高句麗,只得接了降表之後撤軍。但事實上,楊廣一撤,高句麗國王並不入朝,甚至連俘虜的那些隋軍也不放回。

楊廣雖氣的沒有辦法,但也無可奈何。

沒幾年,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弒,再也沒能第四次親征遼東了。

“老黑,打遼西,我們打的很順利,因為這裡三年前還是中原人的地盤。高句麗人佔了三年,但根基不深,還沒立穩腳跟。可遼東不同,那裡山高水險。到處都是山城,險要無比,而且遼人彪悍。”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到了遼東,那就是敵境了。雖然遼東一直是我中原之土,可被高句麗人竊奪這麼多年,相當牢固。我們既無天時,也無地利,還不佔人和。”

去遼東作戰,跟去草原做戰又不同。

因為高句麗人是半農耕國家,他們有城池。尤其他們的城池還多是山城,不管大小,都非常的險要。加之他們又是半漁獵國家,因此這些遼人也是相當彪悍的。

總的來說,高句麗人其實兼有漢人的城防防禦體系,又有草原人的那種全民皆兵的騎射本領。

再一個,遼東非常遠,離中原很遠。

這讓糧食軍械補給非常困難。

打仗,打的還是錢糧,尤其是糧食。

當年楊廣徵遼,幾乎是發天下之丁運糧,南方的一些地方,運一石糧食到遼東,路上要耗費七石,這個耗費得百姓承擔,還因此耽誤農時。

正因這樣,才會有隋末大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