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支驚歎道。
大唐以五尺為一步,三百步為一里,六百步,那就是兩裡遠。
這個距離,有的投石車出能做到,但要拋射那麼大的石彈,得需要極大的投石車,需要數十甚至更多人操作。
可剛剛,唐軍只有很少人操作,而且那發射器並不大,就像是口大鐘,連架子也頂多千餘斤。
可卻有如此之威!
十八架一起拋射,如果河對面是一支契丹大軍,這麼一下,就不知道要砸死多少人。
炮停。
號聲起,鼓點敲響。
一個方陣在軍隊樂的引導下正邁著整齊的步伐過來,身穿紅色軍袍,身上揹著火藥包、手雷包,肩膀上扛著火槍,腰上彆著刺刀。
令行禁止,整齊劃一。
蘇支聽的出來,這支軍隊是在聽從號鼓聲前進。
在軍令隊的指引下,部隊來到河灘邊,然後立定,轉向。
這些唐軍排著很密集的佇列,他們甚至多數都不著甲。這讓蘇支的咄羅都有些奇怪。
然後,他們發現唐前方是一片靶子,足有上千。
急促的號鼓聲中,唐軍方陣開始動作起來。
摘下槍,裝填彈藥,持槍,瞄準,射擊。
第一排退到後面,第二排原地站定,舉槍射擊,然後再繞到最後一排的後面,站定裝彈。
一排打完,退到最後,然後第二排繼續。
蘇支和咄羅驚訝的發現,唐軍那火器就沒斷過,一排排的槍聲不斷,前方硝煙瀰漫,而隨著不斷的放槍,一排排的交替後,唐軍的方陣其實是在不斷的後退,但退的有條不紊的。
槍聲停止。
其實射擊時間很短,基本上每位槍手只射五發子彈。
但聽起來似乎十分漫長。
等硝煙慢慢散去,蘇支和咄羅舉起望遠鏡向那片靶子望去,只見上千的靶子,早已經沒有一個是完好的,全都千瘡百孔。
兩人的臉色慢慢慘白,大唐的火器,比他們預料中更加厲害。
他們的騎兵雖猛,可肯定也無法正面硬衝這樣的火器攻擊,不行,絕對不行。再精銳的騎兵,也會在這樣的彈雨下被打的潰不成軍的。
他們似乎明白為什麼突利在樓煩關下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而淵蓋蘇文的五萬高句麗兵又為什麼一騎也沒逃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