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笑笑,這裡面當然是有原因的,要不然何必多此一舉。
一名老鐵匠替李超回答,“槍管包銅芯鍛打成形,槍管並不平直,所以特意用小號鋼芯,然後再鑽膛,這樣槍管才堪使用。”
其實也可以用模具直接鑄造成型,不過鑄造成型後,也一樣要鑽膛要鑽火孔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鑽膛比起鍛打槍管更加麻煩,一來需要極好的鑽頭,二來需要很長時間。
好在李超也直接上了水力鑽床,給起人工鑽膛,快了不是一點。以前,鑽一根槍膛,得半個月。
“用水力鑽床,速度大大提升,要不是考慮到鑽膛槍管發熱,得鑽一會停一會冷卻,我們一天就能鑽好多根。現在一臺鑽床,一天能鑽十根,一個人可以同時照看好幾臺鑽床。”
“要想提高產量,還是得多增加一些鑽床,另外鑽頭消耗很大。”
“那就多增加一些鑽床,鑽頭不用擔心,我會那錢的鋼鐵廠那邊多打造一批送來。”
鑄鐵板、鍛打槍管、鑽膛、組裝。
一把火門槍製造出來,需要這四大工序,每個大工序,又細分成多道工序,此外還需要鋼芯、鋼鑽這些,另外還要打造刺刀。
刺刀是套銅式的短刀形刺刀,套上火槍就是刺刀,取下來就是短刀。
槍柄不是簡單的一根木棍,而是帶拐彎的,這樣能方便持槍射擊,提高精確度。火門槍的精度不行,主要還是槍太過簡單,尤其是槍柄就是一根木棍,又沒有火繩,因此持槍和射擊的時候非常不便,導致精度不準。
李超改進的槍托,和點火的火繩,讓射擊更加方便,精度也更高。
李超對於這個火槍坊可謂是全力支援,要人給人,要物資給物資。
“一個月能產出多少把長城式火槍,能產多少燕山式三眼銃?”
花了這麼多在的功夫,為的就是形成產量。
如果不能大量裝備,那這火槍就沒什麼意義。
“如果增加鍛錘和鑽床,鐵料等材料也跟的上的話,那麼我們一個月能產三千支槍管。”
三千枝槍管,在匠頭看來非常了得了。
限制火槍產量的就是這個槍管,槍管產出來了,那麼後面就是組裝了。畢竟,木柄其實很簡單,就算是刺刀,也不過是普通的刀改一點生產工藝而已。
李超卻搖了搖頭。
“三千枝不夠,我可以給你們再增加些鍛錘,也能增加鑽床,需要的鋼芯、鋼鑽這些,我都能給你們滿足,鐵料也不是問題,但我需要產量提高。一個月至少五千枝,半年後,月產量起碼得一萬枝。”
一群工匠全都為李超的要求驚的目瞪口呆。
一月五千枝,半年後一月萬枝,這是要打造多少啊。
“越多越好!”
火槍這個東西,就得有數量優勢,沒有數量就沒有優勢。畢竟比起弓箭來,射程短精度低也是個大問題的。
但火槍也有好處,就是有了火槍之後,李超可以暴兵。新兵徵召進來,頂多三個月,就能操著火槍上陣,平遼大方陣一擺,一樣能把突厥騎兵、高句麗騎兵什麼的打的哇哇叫。
甚至快一點,新兵一個月就能操火槍上陣了。
但如果是弓箭手,起碼得一到三年,哪怕是個普通的長槍兵,沒有個半年以上時間訓練,也是很難上陣的。
畢竟長槍兵得是近距離的白刃戰,更考驗士兵心理素質等。而火槍兵,那算的上是遠端兵種了,近距離格鬥博殺,和遠端作戰,還是有很大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