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方陣,李真的是搞新老搭配協同,步騎混編,而且居然還沒留預備隊。
尉遲恭不相信這個陣,他主要是不相信新兵。
可李卻認為,這樣做,能最大的揮出白袍兵的作用。
他這個大方陣,本身也是為了剋制騎兵的,畢竟他的兵馬裡,步兵佔了絕大多數。
平原野戰,以步對騎,是很難打的,這個陣算是能夠有效對抗騎兵的。
這個陣最大的優秀,就在於堅固,同時又具有機動能力。
這些大小方陣組合起來,再配上騎兵,既能防騎兵衝陣,使的唐軍保持陣地,不會衝亂,同時又隨時能夠進攻反擊。
每個一千二百人的大隊,都是一個堅固且機動的陣形,寬約五十丈,縱深三十餘丈。
讓白袍兵儘量集中在一起,就是最大的保證他們不會慌亂,尤其是四角上安排了一隊老府兵弓箭手,既能穩定方陣之心,起到方陣外殼的作用,同時也還能有效對付敵方騎兵。
解釋了半天,尉遲恭還是覺得太冒險了。
“我多說無益,還是讓實戰檢驗這個方陣,檢驗這些戰士吧。你也不要太瞧不起這些志願兵,他們不是隋末戰亂裡的那些流民兵,他們不是吃不下飯才入的流民反軍裡,也不是那些被強拉的壯丁,這些人是主動前來,他們都年輕,都有顆渴望建功得勳的心。況且,有這個大陣,有這些老府兵為他們壯膽,他們需要的只是互相依靠,無後顧之憂。”
天亮。
全軍飽餐。
然後戰鼓聲中,佈陣。
昨天李與尉遲恭談完後,便召集了軍中的將校們,一起認真的講解了這個軍陣,調配也都分配好。
平坦的曠野。
唐軍將校們開始按陣圖站位。
好在唐軍本身也是以隊為基本單位,白袍也是這樣。眼下,只是把這些府兵和白袍以隊為單位,從新搭配組合。
倒不至於太麻煩。
高句麗人也已經拔營,開始揹著朝陽向唐軍趕來。
唐軍的軍陣在一點一點的成型。
“我們能贏嗎?”鄭仁泰望著李。
他的五千神機營,被李打亂了,五千人分拆,佈置到了四個大方陣下十二個大隊的四角上。
神機營不但有李配的火槍,他們還人手都有弓,弓的裝備率是百分之百,甚至還裝備了不少的弩。
尉遲恭麾下的幽州府兵,也被拆分了。